234、船来如流水(1 / 2)

办法总比困难多,可困难总比预料的大。

解决了造船场的瓶颈,朱厚照终于见到了戚景通硬顶着不修的百年老宅。

哪里是清廉,没钱,修不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戚家顿顿白菜豆腐了,因为登州的军田都毁了。

没有大堤,每年台风刮几轮,什么田都遭不住。

海水甚至冲上了岸,横扫数里地,上好的良田变成了盐碱地,还怎么种庄稼?

而所有登州卫的军户全指着这些军田活命呢,没了庄稼,朝廷又禁了海,吃什么?

这才是登州卫、水师、造船场衰败的根源,这三者是联成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幸好张永来了,朱厚照又来了,不然登州卫很快就很走上老路。

倭乱起时,登州卫一样被打得一蹶不振,这可是戚家军起家的地方。

跟京营一样,当时登州卫只有五百官兵,不到黄册的一停,整天喝酒赌钱,倭寇来了水门一关当缩头乌龟,任其在山东地面上肆虐。

戚继光就是压服了登州卫,创出了鸳鸯阵逼退了倭寇才出了名,然后才有了南下抗倭。

不过那时戚继光是靠着募兵制,从别处筹措到了军费使登州卫重新焕发光彩。

也没撑住多久,戚继光死后没到二十年登州卫又败坏了,后来辽东之战中没起多大的作用,倒是向江东镇走私粮食搞得挺大。

说明了登州卫的重要性,搞定了登州卫,就搞定了大半的北方海防。

说白了还是军制败坏,只能从军制入手。

罪魁祸首就是军卫制,军户的收入都靠军田,可明朝立国一百多年,军田不是毁了就是给占了去。

戚景通的职俸也才一年二十石,看起来像不少,可不是光吃谷子就行的,一家老小所有的开销都在这上面。

再加上戚景通为人正派,还经常周济更困难的下属。

整个登州卫,跟着戚家老祖一起落户登州的占一小半,都是当年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能看得下去吗?

所以戚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戚景通从伯父手里继承过来时戚家就这样,他也做不到改观,以至于戚家老宅都快要塌了,没钱修。

其实戚家老宅很大,归整出来还是很气派的,毕竟这是朱元璋赏给替命亲随的产业,是修建蓬莱水城时一并建的。

蓬莱水城是全大明最好的海防堡垒,全是戚家老祖带着登州卫的弟兄一手一脚建起来的。

那时登州卫还有万倾良田,阡陌成片,支撑得起一个固若金汤的蓬莱水城。

登州造船场就在水城内,与水师和登州卫各占一头,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皮全框在卫城里,格局雄浑得不行。

但田地框不进来,做不到将整个登州卫的地界用海塘大堤护起来。

蓬莱水城全是用粗大的条石垒起来的,还特别厚实,没有水泥,建这样一条一百多公里的大堤那是天文数字。

看清楚了状况,朱厚照让王文素做了个测算,在登州修建拦海大堤,要投入近两百万两银钱,还不算自产自用的水泥。

对登州卫来说是天文数字,可对于朱厚照来说算不上,而且投入与产出比很大。

只要将水师运作起来,打渔的钱很快就能将这头补回。

再加上大堤修好之后田地的产出,以及卫所里军属有了收入带来的循环消费,经济改善,只需要两年这笔天文数字就能收回。

朱厚照当即决定,这笔钱咱正德陛下投了!

虽然起手的投资很大,但做好了之后不仅登州卫和水师受益,旗下的军属也将改变境况,这可是大几万人。

以后这大几万人将来都会唯朱厚照之命是从,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更何况用登州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