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再往郑乡【二合一】(3 / 6)

不好?我反而担心这条河渠修成之后,到时候可怎么办?”

“这个你无需担心,官府早说了,修完这条河渠,所有人转移到县西,帮县西的那帮人一起在沙河上游附近挖个湖用来蓄水,据说完事后,还要挖灌田的细渠……我琢磨着,没个七八年弄不下来。”

“哎哟……当初在穰县,老子世代都是猎户,逃到这该死的鲁阳,净挖土了,祖传的手艺都忘了。”

“哈哈哈……”

正笑着,远处走来一个精壮的男子,一边走一边骂“笑个屁啊?谁允许你们偷懒的?”

“屯长来了,屯长来了。”

“赶紧赶紧。”

一见屯长走近,趁机偷懒谈笑的那帮人赶紧埋头干活,而赵虞亦立刻带着郭达、陈陌几人离开。

『于县西沙河上游挖湖蓄水……么?』

沿着旁边那条河渠继续往南,赵虞的心情略有些复杂。

忽然,牛横奇怪地问道“那些石头是干嘛用的?”

听到这话,赵虞顺势看向前方,只见在前方不远处,一些负责建造河渠的役工,正将一块块足足一人合抱的方石堆砌在河渠的两侧,随后又用泥状物填充石头间的缝隙,使得河渠两边既整齐又美观。

看到这里,赵虞的心情愈发复杂了。

因为无论是这条河渠的宽度也好、深度也好,亦或是用石头堆砌两侧的河堤,这些都是他当初备注在造河图纸上的建议。

宽度是为了让来往的船只避免发生碰撞,深度是为了有更好的吃水,而在河渠两侧堆砌石头作为河堤,则主要是为了防止两岸的泥土遭河水冲刷而最终使河水倒灌,顺便也是为了美观。

既然他鲁阳县要修一条以他爹鲁阳乡侯为名的河渠,那么赵虞自然希望尽善尽美,哪怕让这条河渠日后作为他鲁阳的一大景观也不为过。

还记得当时他拿出造河的图纸后,他鲁阳县衙的人都吓坏了,县丞徐宣更是因此面色发白,连说“这、这、这要花多少钱啊?”

然而这一切,对于如今的赵虞来说都失去了意义。

“走吧。”

发了片刻呆,赵虞默不作声地继续朝前走,静女心疼地攥了攥他的手。

走着走着,迎面忽然出现一块石碑,就立于河渠旁。

只见这块石碑,碑首是二龙握珠,宝珠在当中,两条龙分别位于左右;碑座则是一头龙龟的造型,俨然就是传说中的负碑神兽赑屃;而最最牵动赵虞心神的,却是是碑身处从上往下所刻的四个字王景公渠。

除此之外,底下左侧还有一行小字王三十六年,夏,鲁阳县衙设碑。毁碑者重惩不怠。

“王景公渠?”牛横抓抓头,好奇问道“王景是谁?是捐赠建造了这条河渠的人么?”

赵虞微微一笑,徐徐走近那块足足有他人高的河碑,伸手轻轻抚摸着这块石碑。

从旁,静女双手捂着嘴,眼眶通红地抽泣着,看得陈陌与褚燕二人面面相觑。

“王景公渠……”

赵虞低声念叨着石碑上的字,心中对鲁阳县令刘緈的误解忽然间消除了不少。

他知道,陈门五虎之一的章靖受其义父陈太师之命,受叶县前县令毛珏毛公所托,才刚刚开始追查他鲁阳赵氏一门的惨剧,这就意味着他鲁阳赵氏一门如今仍然顶着‘勾结叛军、试图谋反’的罪名。

在这种情况下,鲁阳县衙耍了个小花招,依旧将这条河渠命名为‘璟公渠’,这足以证明鲁阳县衙的态度,也足以证明县令刘緈的态度。

大概,当初鲁阳县衙抵不住压力,对外公布他鲁阳赵氏的‘罪名’,那真的是逼不得已吧。

“阿虎。”

郭达上前拍了拍赵虞的肩膀,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