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陵使(2 / 3)

宋时雪 雪山飞机 431 字 2020-03-28

分别为宣祖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

宋帝赵煦病故,庙号“哲宗”,其灵柩也将葬于此处,连陵墓名称都取好了,名曰“永泰陵”。

但凡陵墓必要讲求风水,宋陵墓群也是如此,选址是极为讲究的,后有青山,左右各有两个山岭,谓之左青龙、右白虎,中有明堂、前有条河沟,水流曲折,陵墓前方宽阔能容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乃是个风水极佳之地。

青山绿水,风水倒是极佳,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山路难行,特别是到了春夏多雨的季节,更是如此,一旦下雨,那么山路将会是泥泞不堪,行路将会是异常困难,空手行路如此,运送棺木就更加难行了。爱文学网

此时嵩山脚下就来了一支运送棺木的队伍,打着各种旗号,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棺木。

此为哲宗灵柩的送葬队伍,正缓缓的走在刚刚下过雨的泥泞的山路之上。

“传令下去,连夜上山,务必天亮之前将先帝灵柩送到巩县。”骑在马上的宋宰相章惇担忧的看着夜色沉沉的嵩山说道。

此时章惇已被赵佶下旨敕封为申国公,拜山陵使,负责运送先帝赵煦的棺木至皇陵安葬,其后赵佶才会前往皇陵祭祀。

久居庙堂之上的章惇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坚辞不受,上表请求去职,但三次上表均被赵佶拒绝,称章惇乃是先帝赵煦所倚重的柱国大臣,此时赵煦驾崩,让你章惇运送棺木前往皇陵,你居然拒绝?你章惇如何对得起先帝赵煦?其心可诛!

此时章惇请求去职确实是晚了一些的。

因此章惇不得不以近六十余岁的高龄负责将赵煦的灵柩运至皇陵安葬。

此时天公偏偏又不做美,一场大雨使得山路极为泥泞难行,可还未歇半日,天空之上又是阴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雨了。

“章相公。”章惇手下一名属官见天空已经开始飘雨了,于是将一把油伞撑到了章惇的头上,担忧的说道:“天气如此恶劣,小的们太辛苦了,不如在山下歇一晚,明日再越过此山如何?”

“不可!”章惇一把推开属官后说道:“传令下去,务必在天亮之前送到巩县,违者立斩!”

运送皇帝灵柩是要看日期的,误了时辰,也是一条罪名,而数场大雨已经耽搁了不少日子,因此章惇是不顾自己年迈,不顾手下疲惫不堪,掷下严令,必须准时送到。

在章惇的严令之下,运送皇帝灵柩的禁军、杂役、宫中内侍等人只好无可奈何冒着越来越大的雨水,大声吆喝着,推着赵煦的灵柩向山上爬去。

许多人已经累得直不起身了,真想一头栽倒在地睡到天明,可严令又驱使着他们举着火把、推着棺木拼命前行,不过心中的怨气是越来越重了。

“直娘贼,简直不顾下人们的死活。”宫中内侍杨戬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远处的章惇说道。

杨戬为梁师成的心腹,负责宫中此次运送先帝赵煦的棺木。

“杨中官说的是,他倒是骑在马上,却将小的们快累死了。”

“哼,累死了,看谁还运送棺木?”

“不行了,不行了,实在走不动道了啊。”

“斩了我也不走了啊。”

在杨戬的挑拨之下,宫中内侍们怨气冲天,不少禁军军卒也是受到了杨戬的挑拨,有些甚至撂挑子打死都不走了。

“你们做什么?快快起来。”杨戬心中暗喜,可却装出一副愤怒的模样,呵斥着坐在地上不肯走的众人:“快起来继续走,不要耽搁了时辰,耽搁了时辰可是要杀头的。”

“杨中官,小的们实在是走不动了啊。”

“快起来,到了山上,我自有办法让你们歇息。”杨戬闻言说道。

众人无奈只好又拼命推着棺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