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魏征一个人的独秀(1 / 2)

醉了一日,第二日才醒,醒来的于耀宸被崔仁术带着出入各种各样的宴会,世家的子弟在那日见识了于耀宸的能力之后,对他的亲近了许多。

于耀宸夜夜笙歌,日日结交豪门士族,皇亲国戚,这郑家也投来了橄榄枝,郑芯每次都来找于耀宸喝酒,面对郑芯如此追求,于耀宸也只是跟她保持暧昧关系。

第三日的早朝,魏征拿着三本奏折在殿内等候,李世民走着四方步来到龙椅处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看向魏征,看到他手持三本奏折严阵以待,便低头询问。

“魏爱卿今日可将新的科举制度公之于众了吧。”

魏征郑重施礼。

“陛下,新科举所有章程细节全部完成。”

“那就念给百官听听。”

“遵旨,臣闻商鞅立木,非独取信于民,亦绝贵胄弄权之隙,汉制察举,未止寒门晋身之路,实防豪强朋党之私,今奉圣谕厘定文武科举,谨陈防弊三策。”

魏征边读边走了起来,转头看向裴矩等世家大族的官员,他目光似阎王判官来回扫射,最终停在裴矩脸上。

“一曰文武双科,分道制衡,文科试期,宜令国子监生员与州县之学子同聚于明伦堂应试。堂之四隅,遣武侯持《千字文》往来巡察,若有考生交头接耳、私相言语者,当即详察其所言之字词,依此线索以究查之,务使舞弊之迹无所遁形。”

浩然正气,目光灼灼,眼神直逼武官行列,看的程咬金,侯君集,尉迟敬德身正毫无畏惧,目光坚定看回去。

“武科较技,向来以弓马骑射之能、兵法韬略之识为考。然为求更辨真才,除旧有之考项外,宜增相扑、负重二试,特敕将作监精心制兽首铜甲,此甲厚重异常,非膂力超群、筋骨强健者不能胜之。以此甲为验,可绝代考替试、冒称勇武者蒙混取巧之路。”

底层出身的武官听完,拍手叫好,武艺这种东西他们是一点不怕,若无武艺傍身,到了战场上就是作茧自缚。

“昔汉之飞将军李广,夜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其神勇如此。今于武科以筋骨之力验考生之能,恰似以良器鉴真金,使代笔之徒、赝勇之辈无所隐匿,真才实学之士得以崭露锋芒,如此方不负科举选贤之初心,可致朝廷得人、邦国兴盛之效也。”

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当世名将纷纷拍手称赞,对着魏征竖起大拇指。

“你老魏今日堪比大贤,我老程服你!”

武官纷纷拱手作揖,对一位文臣拱手施礼表示尊敬。

“魏大夫高义!”

魏征回礼,然后转身看向自己身后文官,拿出第二本奏折开始念道。

“二曰南北中卷,三色防奸,为严科举之规、杜冒籍顶替之弊,宜依地域之别分设试卷,各以独特纸材与标识为记。

江南之卷,取用越州藤纸,越州藤纸,素以质地精良、莹润光洁闻名遐迩,将其浸于蓝靛之中,待纸色染就,蓝意幽然,以此为独属之标识,其色泽深沉而不失雅致,恰似江南水乡之灵韵,幽幽然于纸上流转。

河北之卷,则用并州麻笺。并州麻笺,坚韧挺括,颇具北国之豪迈风骨,于纸中渗入胡桃汁,经时日沉淀,胡桃汁之纹络自然天成,或如山川沟壑纵横,或似林间叶脉蔓延,纹理错落有致,难以伪作。

中卷之选,当采蜀中薛涛笺,薛涛笺,纸色绚丽,绵软细腻,本就闻名天下,特制之笺夹有金粟暗格,于光下映照,金粟闪烁,暗格隐隐,如繁星隐于云间,妙不可言,尽显精巧之意。

至阅卷之时,考官当先验试卷之材质、标识。若有冒籍顶替者,即便其如苏秦般善辩,巧舌如簧,亦难掩纸墨之间的细微差异,此差异,宛如蛛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