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不像个正常少年(1 / 2)

……

赵副将也得了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带着麾下将士,巡逻监察东北成门口,严防有死士服毒装作吃山薯芋薯中毒。

可因着赵副将有前科,崔太夫人信不过他,生怕赵副将又故意放水,给世家死士机会闹事,让崔应班栾阙等人家安排了武师与死士,帮忙巡逻监察。

赵副将及其麾下将士是暗呼冤枉啊……他们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恨不得多长出几双眼睛死盯着,怎会故意放水?

赵副将麾下见状,生怕自己被赵副将连累死,监察得越发仔细……几方合力之下,直到天亮,东北城门口这一片是一桩意外也没出。

所有吃下山薯芋薯的魏民,皆没有任何不适。

梅千户还派出自己麾下的半数兵马,以及军医小队,询问所有离开的人:“老乡,可吃了山薯芋薯?可有什么不适?若无不适,可以离开,若有任何不适,可让军医给你们免费把脉,不收钱的。”

态度极好了。

把魏民都给整意外了。

有胆大的说:“军爷,你们这样儿,可跟冲进仓行里突击搜查时不一样呀。

嚯哦,小子有种,竟敢当面开涮!

梅千户道:“东漠细作在咱们大魏潜伏百年之久,官军二门不得不谨慎。放心,今天之后,突击搜查的次数会减少,南来北往的货物也会很快就给放行!”

这承诺一出,魏民们都很欢喜,靠着仓行货运吃饭的仓头、伙计、脚夫、车马店、镖局、客商们,全都活了过来。

“多谢军爷体恤,请军爷放心,我们是土生土长的魏人,只会做对大魏好的事儿,发现任何可以人畜物,会立刻上报!”

“多谢诸位。”梅千户松了一口气,又道:“诸位,山薯芋薯是个好东西,可有人不想这种好东西被推行种植,说它们有毒,所以请吃过山薯芋薯却没有任何不适的人,帮山薯芋薯吆喝一声,以助两种高产薯粮全天下种植!”

“此乃大义之事儿,我们愿意留名留指纹,证明山薯芋薯无毒!”

“对对对,我们要学瑢先生,也为天下做义事儿!”

数千魏民纷纷自发的在《服食山薯芋薯无毒证明册》上,签名摁手印。

闹了一个时辰,到巳时过半,东北城门这一片,热闹才算削减一半。

可瑢先生开私仓为国朝捐粮抗敌的事儿、山薯芋薯的事儿,却发酵得更加厉害。

来东北成门口祭拜瑢先生的人,络绎不绝。

来炸货铺子吃山薯芋薯、上崔太夫人的庄子看新鲜山薯芋薯的人群,日夜不息。

捐资抗敌的人家亦是连绵不断。

而因着康瑢与筇老、应子林、周融的关系,太周书院成了各家捐资的地点。

太周府乃是数朝古都,太周书院曾是数朝的国子监,又因世家门阀规矩重,平时是方圆一里地内,不许白身、小民靠近。

可如今,太周书院大开正门,崔山长、阙副山长、栾先生是亲自带着学子们,在大门口摆开一排排的登记长案,给来捐资的各方魏民,做捐资登记。

而从山长到学子,全都腰间扎白布,为康瑢吊丧。

崔太夫人、崔山长夫人、应家、班家、栾家的夫人们还专门设立了女杰捐资处。

消息传开后,很多女子都赶来捐资……有捐田庄铺子的,有捐半袋子麦子的,总之不论多寡,只要捐资了,就会登记在册。

并言明:“女杰捐资助国朝抗敌册,会由崔太夫人方,送往京城,直达御前,让陛下知道女子为国朝抗敌所出之力。”

来捐资的女子们听见这话,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又瞒着家人来捐资的,回去把这承诺一说,是堵住家里人的念叨。

而因着有官军二门、世家官贵、太周书院打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