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站了出来,推荐了一个人选。
御史中丞,段颎。
段颎,凉州人,深受关东士人歧视的二等公民,在京城融入不了任何一个士人圈子,处处受到排挤和孤立,为此差点丢官,遂一气之下投靠宦官,于两年多以前成为阉党的一份子。
在宦官的撑腰下,他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平日里多和宦官们有来往,特别是王甫。
宦官们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便认可了这个人选,但是要求段颎必须要在半个月内拿出成果,威慑宵小之辈。
否则他们是真的但有人要利用窦太后的死对他们反攻倒算。
那他们可就算是彻底完蛋了。
段颎算是政治前途和宦官高度绑定的一个人,性格凶狠,能打能冲,更兼对关东士人没有一丝好感,满怀愤恨于是怀着野兽的心境向与宦官为难的人发起了冲锋。比起刘猛的阳奉阴违,段颎的所作所为就相当直接了,刘猛不愿意追查的事情他愿意追查,刘猛不愿意深究的线索他愿意深究,一来二去,不过三五天的功夫,就把嫌疑人的身份确定了。
太学生!
也有可能是知行学府的学生!
只有这两处的学生们有那个闲心思和胆量来嘲讽宦官、写大字报,除了他们,一般人不敢这么搞。
太学生是有这个传统的,而知行学府那边……
难道是袁树或者袁氏家族在背后指使?
段颎有些担忧,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王甫,王甫得知这个事情可能与知行学府有关系,顿时陷入为难之中。
“你确定这件事情与知行学府有关系?”
“太学生参与此事是一定的,有人看见写谣言的人往太学方向逃跑了,至于知行学府倒还没有明确的线索,只是我有所怀疑,毕竟您曾经与袁氏有不愉快的过往。”
段颎这么一说,王甫来回踱步一阵,而后摇了摇头。
“知行学府那边,只要袁氏没有进一步的动向,你就不要主动招惹,袁氏声势很大,目前是我们需要拉拢的存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之有什么冲突。
至于太学那边,抓人吧,有嫌疑的全给抓出来,宁可抓错,不能放过,然后狠狠的处置,以此震慑宵小之辈,只要能起到震慑效果,也就足够了。”
段颎点了点头,但还有些犹豫。
“那如果此事真的和知行学府有关系呢?”
“真的有……那就再说。”
王甫摇了摇头:“和袁氏有关的事情牵扯太大,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先把能处置的处置掉,一个也不要放过,袁氏这边不能乱来,需要小心谨慎,多多商议才是。”
“明白了。”
段颎得到了指示,便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熹平元年八月中旬,段颎以司隶校尉的职位调动三百名中都官徒隶,携带木刀、木棍一起奔赴太学,表示要带走一些有“散播谣言、中伤大臣”的太学生回去协助调查。
然后不出意外的受到了太学生们的群起抵制与反抗。
因为点名要被抓走的七名太学生在太学生群体中颇有威望,属于学生领袖的一类人,他们被抓,其余太学生自然不能无视。
他们表示他们没有散播谣言,也没有中伤大臣,如果有人觉得这是罪行,那就恰恰说明那句话是真的,太后真的是被人害死的!
“彻查太后之丧!”
“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奸贼作祟,谋害太后!”
“朝廷重臣打人了!”
段颎要抓人,太学生们就大声疾呼,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抵抗中都官徒隶的抓捕,使劲儿挣扎,甚至好几个人合力把一名中都官徒隶压在身下,一顿王八拳打得他们鼻青脸肿。
段颎这种沙场上的猛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