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提前布局的阳谋,让蒯通无解!(1 / 2)

陈平此人,如今正在魏豹麾下效力。自反秦烽火燃起,陈平便投靠了魏豹,而那时的高要,要么是自身势力未成,要么是时机不对,一直未能有机会将这位大才网罗至麾下。如今,他麾下已有萧何总理内政,张良运筹帷幄,“汉初三杰”已得其二,他又怎么可能不惦记着这位同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陈平呢?

在高要的心中,陈平是一位绝对不能有丝毫小觑的顶级人才。其名声在某些时候似乎不如张良、萧何那般显赫,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陈平投奔刘邦的时间相对较晚,未能如萧何、张良那般相伴之多,而当时张良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萧何的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以及韩信的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这三位的光芒实在过于耀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陈平的才华。

但实际上,陈平的能耐非常不简单,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突出。他追随刘邦后,很快被拜为都尉,留在身边作为参乘,典掌护军,历任亚将、护军中尉,足见刘邦对其信任与倚重。

赫赫有名的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大军困于平城七天七夜,形势岌岌可危,最终正是采纳了陈平的计策,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利用女人之间的嫉妒和枕边风,才得以奇迹般脱困。仅此一功,便足以让他受封为户牖侯,后更晋封为曲逆侯。

更值得玩味的是陈平的政治智慧和生存能力。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对刘邦的旧臣多有猜忌和打压,许多开国功臣未能善终。但陈平却能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屹立不倒,不仅被吕后任命为郎中令,辅佐教导汉惠帝,后来更与王陵一同被任命为左、右丞相。

即便在王陵因反对封诸吕为王而被免相,陈平被明升暗降、削夺实权后,他也能隐忍不发,静待时机。直到吕后一死,他立刻与太尉周勃合谋,以雷霆手段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再造社稷。文帝即位初期,他巧妙地将右丞相之位让于周勃,自己担任左丞相,既显示了风度,又避开了风口浪尖。不久周勃罢相,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唯一的丞相,并且因为明于职守,深受文帝赞赏。

可以说,陈平真正的闪光点,很大部分都集中在大汉建立之后,那一段段凶险无比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政治智慧高超,识人用人的眼光毒辣,更懂得审时度势,善于保全自己,并能抓住最关键的机会。相比于萧何的沉稳持重、张良的淡泊超脱、韩信的军事天才,陈平给人的印象或许更偏向于“奇谋”与“权变”,在外交手腕、洞察人心、把握时局方面,他堪称是独一档的存在。

此刻高要手中的这封密信,正是他安插在魏豹势力范围内的眼线送来的关于陈平近况的详细报告。对于陈平,以及魏豹麾下另一位谋士蒯通,高要可是投入了相当的关注,一直命人紧密盯着他们的动向。

在他眼中,这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蒯通虽然谋略或许稍逊于陈平,但胜在性格更为稳重,办事牢靠;而陈平,此刻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若能收归己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层出不穷的计谋,足以在未来漫长的争霸和治国道路上,为他效力很长很长时间,成为他手中又一柄无往不利的隐形利器。

看完密信,高要缓缓将信纸折好,收入袖中。他再次抬眼望向场中依旧在尽情舞蹈的娜扎,眼神却已不复之前的纯粹欣赏与欲望,而是多了一丝深邃的盘算。美色固然令人心动,但这天下间的英才,才是他高要真正渴望纳入囊中的“珍宝”。宴会还在继续,但他的心思,已然飘向了更远的天下,开始筹划着如何将那位尚在魏豹帐下的曲逆侯,彻底拿下,

自蒯通抵达南海郡之日起,他便落入了一张由高要精心编织、却又无形无相的大网之中。起初,一切仿佛只是热情过度的款待。

高要虽未能当场策反这位以辩才和谋略着称的说客,但他极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