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鬼王领了旨,不敢怠慢,径投灌江口而去。
不消半个时辰,便落在真君庙前。
早有把门的鬼判入内急报:“启禀真君,天宫有天使捧旨而至!”
二郎真君杨戬,此刻正于内堂静坐。
其额间天眼微阖,神思却早已不在此处。
就在昨日,三妹杨婵,如今的佛门观世音菩萨,亲临灌江口。
兄妹密谈间,杨婵已将西行取经、需借天庭之手完成杀劫之事,和盘托出。
其中深意,杨戬已然明了。
闻听天使到来,杨戬嘴角掠过一丝了然。
杨戬整了整银甲,额间天眼光华内敛。
心念微动,神念如涟漪般扫过灌江口外梅山方向,沉声唤道:“梅山兄弟,点齐草头神,随吾迎旨!”
此“梅山六兄弟”,非封神旧事中那搅动风云的梅山七怪。
封神劫后,梅山灵脉受损,大能凋零,昔日洞府荒废,沦为寻常山野。
杨戬奉命镇守灌江口,监察四方,感念当年此地,故常巡视梅山。
这六位兄弟,便是其在梅山深处寻得的六位有根器的散修。
众人或因避世,或因机缘,在梅山灵韵枯竭后仍于残存洞府、幽谷深涧中苦修不辍,虽未得天庭敕封,却各有不凡手段,性情也非奸恶之辈。
杨戬见其心志坚韧,道法根基不俗,又感梅山一脉凋零可惜,便出手点化、收伏。
六人敬服真君神通与为人,更感念其重振梅山之名(虽非昔日盛景,但以“梅山”为号),遂心甘情愿追随左右,尊杨戬为二爷。
杨戬将他们安置在灌江口神域外围,依托残留的梅山地脉另辟道场,与帐前一千二百名同样不录仙箓、只尊真君的“草头神”一同操练,自成一股只听命于杨戬的强大力量。
此刻庙门大开,鬼王见二郎神仪容清俊,气宇轩昂,身后兄弟如狼似虎,草头神杀气腾腾,不由得心头一凛,连忙高举圣旨:“二郎显圣真君接旨!”
杨戬神情淡漠,依礼焚香,率众下拜。
鬼王展开黄绫圣旨,朗声宣读:
“花果山妖猴孙悟空作乱。因在宫偷桃、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现着十万天兵,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围山收伏,未曾得胜。今特调清源妙道真君杨戬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旨意念罢,庙前一片寂静。
梅山兄弟交换眼色,皆想起昨日菩萨所言。
杨戬心中更是洞若观火:若非三妹提前点明此乃应劫之机,单凭玉帝空头“高升重赏”,岂能请动他这听调不听宣的清源妙道真君?十万天兵奈何不得一猴,反倒要求助于下界“外甥”,这旨意本身,已是玉帝和天庭的“难堪”。
杨戬缓缓起身,银甲在日光下泛起冷冽的光。
目光扫过圣旨,望向那花果山方向,随即对着鬼王道:
“天使请回,禀明玉帝。吾当点齐兵马,前去相助。”
鬼王得了准信,心头一松,不敢多留,驾起阴风便返天复命去了。
杨戬望着鬼王消失的方向,天眼之中神光流转。
其并非为玉帝旨意,亦非贪图那虚妄的“重赏”,此行花果山,乃是为应三妹所托,也是为了自身道途。
杨戬转身,对梅山兄弟与草头神喝道:
“点兵!开拔花果山!”
二郎真君杨戬率梅山兄弟与草头神,如狂飙过海,霎时便至花果山。
只见天罗地网,层层叠叠,铁桶也似。
二郎神朗声喝道:“守网神将听着!吾乃二郎显圣真君,奉玉帝敕命,特来擒妖,速开营门!”
神将层层传报,四大天王与李靖忙相迎,备言猴王骁勇难制。
杨戬听罢,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