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必须确认身份才行(1 / 2)

\"唯一有价值的线索是村口小卖部的模糊画面,显示一辆白色面包车在案发时段出现过,但车牌完全无法辨认。\"

会议室陷入沉默,只有空调外机的嗡鸣声在角落回荡。队员小李忍不住开口:\"死者身份不明,现场线索断裂,这案子该怎么破?\"

李明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警员,许久才转过身:\"越是没有线索,越说明凶手精心策划过。\"他用激光笔指向白板,\"死者身上的每一个特征都是突破口——38岁左右、右手小指骨折、臼齿做过树脂填充、可能从事体力劳动。\"

他转向技术科:\"立即调取全市2015年至今的牙科治疗记录,筛查符合条件的男性。同时比对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重点关注近三个月失踪的务工人员。\"

\"小王,继续排查白色面包车。\"李明敲了敲地图,\"扩大范围到周边,走访所有汽车修理店、二手车市场,查近期维修过的白色面包车,尤其是有拖拽痕迹的车辆。\"

\"小杨,重新梳理现场物证。\"他的目光扫过勘查队长,\"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纤维,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把所有样本送到省厅实验室,进行更精密的检测。\"

李明的声音突然提高:\"凶手抹去了所有能直接指向他的线索,但他忽略了一点——每个受害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指着死者的面部复原图,\"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碎片中拼凑出死者的身份,而一旦身份确认,凶手的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

会议结束时,窗外已下起细雨。队员们匆匆领命而去,脚步声在走廊里回响。李明站在白板前,将死者的各项特征写在便利贴上,然后按照关联性逐一排列。当\"右手小指骨折臼齿填充38岁\"三个标签被红线圈在一起时,他的手指突然停顿——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或许正等待着某个关键节点,形成完整的拼图。而刑侦工作,本就是与时间赛跑的拼图游戏。

刑侦支队的资料室里,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音混着此起彼伏的鼠标滚轮滑动声,像一曲永不停歇的枯燥乐章。小周站在长桌前,面前堆着足有半人高的文件盒,红色马克笔在\"失踪人员排查进度表\"上重重划过,将剩余的未排查天数圈得触目惊心。

\"小李,把2023年下半年的失踪人口档案再搬两箱过来。\"小周扯了扯领口,空调开到最低档,可每个人的衬衫依旧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角落里的小赵突然打翻了泡面碗,汤汁溅在刚整理好的文件上,他慌忙用纸巾擦拭,声音带着哭腔:\"完了完了,这份档案的编号全糊了!\"

老周摘下老花镜揉着太阳穴:\"都三天了,从五万多条记录里筛38岁左右、右手小指骨折的男性,这比大海捞针还难!\"他的鼠标在密密麻麻的表格上胡乱滑动,\"昨天好不容易找到个疑似对象,结果人家上个月在邻市的网吧还刷过身份证。\"

小周将新送来的档案箱踢到脚边,金属箱角撞在瓷砖上发出闷响:\"别抱怨了,省厅刚又下发了两千条协查通报。\"他抽出一份文件,纸页间飘出股陈旧的霉味,\"这个叫陈建军的,年龄、身高等条件都吻合,就是没有骨折记录——打电话去户籍地派出所核实。\"

小王抱着一摞打印纸跌跌撞撞走来:\"张队,失踪超过三年的记录已经比对完了,没有符合条件的。但2024年的电子档案系统又崩溃了,技术科说至少要修两小时。\"她的手指被纸张边缘划出道血痕,却浑然不觉。

整个下午,资料室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偶尔响起的电话问询声,和队员们压抑的咒骂。老周突然用力拍桌:\"这破系统!每次输入'右手骨折'就卡顿,刚才差点把数据库弄崩了!\"他的屏幕上,查询界面再次显示\"系统错误,请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