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老百姓(1 / 2)

他忽然想起五岭战场上的夜,那时他站在山头上,身后是蜷在岩石后打盹的兵卒,身前是黑沉沉的敌营,风里都是血腥气。那时他只想着守住阵地,没空想过“荣归”二字,可此刻看着这满街的人,才忽然懂了,这些人的眼神,才是他们在辽东拼死厮杀的缘由。

所以说现在大明将士打仗是为了钱,但这何尝又不是为了大明的百姓,将士们打了胜仗,拿了赏钱。第一件事不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养育妻儿吗?

他们爱护自己的小家,合起来就是爱护整个大明,若是大明朝内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大明又怎么可能会弱?再说了普通人都是俗人,免不了这世俗。

“督师,”旁边的徐虎低声道,“快到崇文门了,要不要让队伍稍歇片刻?”

徐天爵摇摇头,声音沉而稳:“不必,你们直接去崇文门旁边的军营,那里自有人招待。”

崇文门外属于外城,驻扎着不少京营军队,徐天爵这1000人在没有皇帝特许的情况下进内城有些危险,容易被人弹劾,扣上谋反的帽子,徐天爵现在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为。

而且,按规矩来说,进京述职的将领亲卫以及护送的军队都是安置在京营的驻扎之地,崇文门这里正合适。

他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披风,披风下摆扫过马腹,露出甲胄上那处最深的凹痕——那是被鞑子的箭矢撞的,箭头嵌进甲叶里,不过没有什么大碍。

与大队人马分开后,徐天爵领着徐虎和十几个亲兵,经正阳门准备入宫,觐见皇帝。

正走着,路边突然跑出个半大的小子,约莫十来岁,手里攥着束刚摘的野蔷薇,红的白的开得细碎。他跑得急,鞋都掉了一只,却直往队伍跟前冲,被旁边的汉子一把拉住:“慢点!别惊了马!”

小子挣了挣,仰着脖子朝徐天爵喊:“大人!俺爹也是新军的兵!他说等打赢了就回来给俺买糖人!您见过俺爹吗?他叫李老实!”

徐天爵勒住马,低头看向那小子。小子脸上还带着泥,眼睛却亮得像星子。徐天爵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朗声道:“好小子,你爹是好样儿的,日后也要跟你爹一样参军报国。”

小子眼睛一下子更亮了,咧开嘴笑起来,露出两颗刚换的门牙:“俺就知道俺爹没骗俺!”他把手里的野蔷薇往前递了递,“这花给督师!俺娘说,戴了花,就不打仗了!”

徐天爵弯腰接过那束花,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沾了他一手的湿意。他把花递给旁边的亲卫,让他插在马鞍旁的铜环上,然后对着小子点了点头:“好,我收下了。仗快打完了,你爹很快就会回来了。”

小子用力点头,又朝着队伍鞠了个躬,才被那汉子拉着退回到人群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先前那点轻愁像是被这笑声冲淡了些,连空气里都飘起了野蔷薇的香。

王三胜跟在后面,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凑到赵二柱耳边低声笑:“听见没?等回了营,咱也去崇文门买糖人吃,也算沾沾这小子的光。”

赵二柱脸一红,却也忍不住笑了:“俺不爱吃甜的。”话虽如此,嘴角却弯得更厉害了,连带着手里的缰绳都松了些。

队伍过了崇文门,街上更热闹了。两侧的店铺都挂出了红灯笼,有掌柜的站在门口撒铜钱,说是“给将士们接风”,铜钱落在地上叮当作响,却没人去捡——骑兵们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百姓们也只是笑着看,谁都不肯乱了这阵仗。

有酒楼的伙计站在二楼的栏杆上往下抛馒头,用干净的油纸包着,喊着“给弟兄们垫垫肚子”,馒头落在马前,亲卫刚要拦,徐天爵却摆了摆手:“接着吧,是百姓的心意。”

于是便有骑兵接过馒头,也不立刻吃,就揣在怀里,朝着楼上拱拱手。伙计笑得见牙不见眼,掌柜的也是高兴,转身往厨房跑喊道:“再拿两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