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秋风萧瑟,天气渐凉。
白清兰和陌风二人在益州城外策马扬鞭,偏僻荒凉的石子路上,两人路走一半时,地上仰躺着一个身穿素衣,灰头土脸的少年让两人勒马停下。
少年披头散发,泥泞和灰尘染了他一身,他身上到处都是血,满是补丁的衣服上破了大大小小的洞,少年虽紧闭双眼,但他却大张着嘴,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
这少年就是虞暥。
镇守益州的披甲奴造反生事,为首的呼延帆带着族人反了虞朝。
那夜,益州城中,火光冲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面对披甲奴突如其来的厮杀,他们惊慌失措,纷纷豕窜狼逋,甚至躲入了自家屋里的百姓也全都被披甲奴灭了门。
那晚,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嘶力竭的哀嚎在城中此起彼伏的响着。
戴德身为益州刺史,带领着全府人上阵,与披甲奴拼了个你死我活。
戴德上阵之前,将益州城门打开,许多幸运的百姓拖家带口逃了一半出来。
而虞暥身为虞国皇子,他虽知自己没有武功,不能上阵杀敌,但他还是想为虞国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他组织着还幸存的益州百姓逃离益州。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虞暥虽然力量渺小,没能救得了整个益州的百姓,但在他的努力下,还是有不少运气好的益州百姓因为他的帮助从而逃出了益州,活了下来。
当能跑的百姓都跑掉时,虞暥却被乌译带兵给围了起来。
虞暥永远记得,他能逃出来,都是因为戴德,是他在虞暥被披甲奴团团包围时,用自己的性命为虞暥杀出了一条逃生的血路。
但可惜的是,虞暥的眼睛在逃跑时,因为城外的山石太多,又加上那晚无月无星,他在逃跑时,因心慌意乱又慌不择路而不小心撞到了一块巨石上,虽撞得头破血流,但他还是不忘逃生。
漆黑的夜寂静无声又无光亮,虞暥只能漫无目的东奔西跑,最后不仅头痛欲裂,就连眼睛也看不见了。
但也正因他看不见,所以他不知道,戴德为了让虞暥逃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戴德为能替虞暥争取逃跑的时间,他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城门。
不管披甲奴怎么用刀剑砍杀他的后背,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他便绝不退让。
平时袖手不管事,临危一死报君恩。
戴德为官多年,虽是亦正亦邪的官员,但他好歹也是个腹载五车的书生,所以,他在大是大非面还是拎得清轻重缓急。
文人重风骨,再加上他又厌恶匈奴人,所以,今日他为保前朝皇室血脉而死,对他来说,也算死得其所。
只是身心的疼痛却让他仰天长啸,泪流满面。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戴德虽有傲骨,但他毕竟一介凡胎肉体,有血有肉,自然也惧怕疼痛。
匈奴人一刀一剑砍向戴德的后背时,鲜血四溅,皮开肉绽,红肉外翻,伤可见骨。
戴德在刀剑加身下,苦苦挨了百刀,直到益州城门被他的鲜血染成鲜红一片时,他才因失去知觉而闭眼,倚着城门,最后双膝跪地,面朝城门,背朝匈奴人。
这伟岸高大,宁死不屈的身躯挡在城门口,那用戴德一身血染红的城门,仿佛都在说着虞人的傲骨。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呼延帆虽然讨厌戴德,但也被戴德那拼死护主,宁死不降得精神所打动,并命令了乌译,将戴德以军礼厚葬。
而在石子小路上疯跑半宿的虞暥也最终因体力不支而倒在地上,他因太累而沉沉睡去,再醒来已是第二日天光大亮了,可是,他的眼睛却彻底看不见了。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