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至大(2 / 2)

灭元1399 老大河 2086 字 6天前

铁穆耳自尽而死。

西南自此平定。

同时,缠绵于病榻之上的忽必烈,终于闭上了他无力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这位征战一生而建立大元朝的帝王,竟然比后世历史上的忽必烈,生生地多熬了一年时间,才带着无限的余憾撒手人寰。

死未瞑目。

皇太孙海山继皇位,定年号为“至大”。

海山显然是个很想有些作为的皇帝。

次月,长年镇守漠北西部的一万蒙古精兵,便被调回大都。其中近半被充了海山的怯薛军,其他的则分领大都城防军与各地驻军。

自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之后至今数十年,漠北西部的叛乱始终未曾停歇。一方面将元朝大量的精锐部队牵制在漠北,另一方却为元朝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最擅战的蒙古骑兵。

忽必烈昏迷之前,他根本没想过小小的日月岛会以如此迅速的时间成长为帝国的大患。昏迷之后,却是无人敢调这些兵马南下。

南必能让铁穆耳回到中原,已经是被形势逼到实无可奈何的地步。

待忽必烈醒来,形势早已一片混乱。最关键的是,这些军队回来少了没用,回来多了朝廷根本就无力供养。

一万人,差不多在海山的承受范围之内。

河北流民被清理了几十万,又有江南每年五十万石糟粮供应,海山不仅可以养活这样一支军队,还能多出一些存余让他整肃朝纲。

这个天下是蒙古人的,却离不开汉人的支持。

这是真金自小接受到的教育,传及他的子孙,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

铁穆耳觉得,汉人只是统治天下的工具也只能是工具。

甘麻剌则认为,汉人不是工具而是牛马,必须真情相待,起码是表面上的真情相待。否则牛马不仅会偷懒,还可能脱离主人的控制,甚至主动引敌攻击主人。

海山对于汉人的态度,更接近于甘麻剌。

夺取天下,自然得靠蒙古骑兵。治理天下,却不得不依赖汉臣。

这位历史上,唯一取汉语为名的元朝皇帝,在登位之初便向汉人释放出最大的善意。

至大元年正月,海山以皇帝身份前往太庙祭拜。随后下诏,在孔子的“至圣文宣王”前加“大成”两字,并遣使祭祀,以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