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信息。 这一跟,就发现拼多多上别的都不说,蔬菜水果的价格简直让人眼瞎,于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获得了一个唾手可得的b计划。 而且拼多多的低价生鲜并不是用红包补贴用户的结果,而是因为他们把钱烧在改造农业工厂、改善直通农村的物流、培育农民电商等等,甚至直接补贴农民。 他们把物流发货的起始端直接推到田间地头上,按农业工厂的标准强推自动化流程,这个疯狂砸钱的力度是让楚垣夕震撼的。然后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拼多多本身就做下沉,把货卖到新农村,于是物流是载着商品进村,然后拉着农产品回城,物流周转效率极高。 可以说是直到这时楚垣夕才意识到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多么牛逼,起步阶段何等沙雕,但是规模做起来之后居然有这么给力的后招! 要知道生鲜为什么赚钱?就是因为利润空间真的非常之大,从田间出来的成本是真的低,低到一般人怀疑人生,水果丰收季一斤几分钱一毛钱是常态,销售的毛利率高的难以想象。 但是农民艰难之处并不是出货的价格,而是抗风险能力差,价格稍微一波动,农产品烂在地里都没人来收,而生鲜的特性就是新鲜程度和价格强烈挂钩,不能让它烂在地里。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用销售渠道和物流来解决,但是销量又成了瓶颈,因为只有单一货品销量变大,销售和物流成本才能摊薄。 拼多多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打击这个痛点,靠自身庞大的流量把生鲜的量走起来,而拼多多的特点正是便宜,用户图的就是便宜,只要价格足够低,需求就会足够高。 这股力量才是让楚垣夕敬畏的,来自农村的力量,天朝九亿农民的力量。相比之下自己只敢把生意做到低线城市,最低做到城镇,境界上不免差了黄山争一筹。 总而言之拼多多虽然是toc的,但是绝对有这个组织力,把生意做成tob,只是现在还在花大力气培训农民成为合格的电商而已,足够作为小康货源的备选项。 这也是楚垣夕对杨亨的农业工厂计划持谨慎态度的原因,直接投资是一方面,关键是还要砸钱到物流,要能穿透供销社体系,要培育农民的工业意识,这都是开销。就算肯掏这笔钱,烧钱效率能超过拼多多吗?烧不过的话,恶果还是要体现在高成本上。 而且这笔钱拼多多都已经砸过了,所以对小康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造不如买。 在他沉默之时,徐欣也在思考,然后发现冷场,立刻问“怎么不说话了?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没有没有,只是更有信心了。” “嘿,是因为说服我了吗?你让我很为难啊。” 楚垣夕心说您千万别为难,我知道您的内心因为大量投资遭到塌方而躁动,但是可别进化到造作……万一要是产生了同时投资两个tob之类的想法可就尴尬了! 还好,徐欣最后说“暂时你说服我了,但是等到小康起飞之后,这个公司你可得给它自由。” “一定一定!” 结束了和徐欣的沟通,楚垣夕在面对杨亨和鲁茵的时候思路就顺畅多了,于是把ts摆在两人面前。 犹豫片刻之后杨亨还是签了。换成去年他是肯定不签的,这么糟糕的条件只适合新手,适合第一次创业的人。但是今年,特别是他已经失败过之后,这种条件不想钱捏着鼻子也得签了,形式变化就是这么严峻。 商量完ts,楚垣夕交给两人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新公司想一个响亮的名字。 等楚垣夕离开,鲁茵小心的问“老杨,你是不是不甘心啊?” “唉,往前十年都没有这么苛刻的环境,连续创业者干一个败一个根本没关系,投资人只要看准了人,前面烧掉的钱后面会百倍千倍的拿回来,现在……” 其实杨亨比鲁茵还要小一点,但是鲁茵管他叫老杨,说完之后两人相顾无言。 他是有一些不甘心,而且说得鲁茵心有戚戚焉。别说十年,就算是两三年前,鲁茵自问,在急生鲜最后时刻也不会选择和现在相同的处理方式,因为那个时候投资人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