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第一句话,就打破了她的幻想。这不是个仁君啊…许负急忙求饶,脸色格外悲伤,甚至落下泪来,她身后的两个年轻后生也很给力,低着头抽泣,而刘长是人高马大的站在他们面前,仰起头来,面色不善,眼有凶光,这画面怎么看,都是一个可怜兮兮的老人受到了一个恃强凌弱的暴君的欺凌。这些干相士的,除却心理学,这演技也是相当不错的。周围那些值班的郎中,此刻都有些不忍心了,吕禄皱了皱眉头,几步走到了刘长的身边,低声说道:刘长深以为然,赞许的看着吕禄,点着头,大声的说道∶吕禄的嘴角抖动了一下,猛地抓住了刘长的手,眼里满是惊恐。」说起来,这都要怪那老昏君,给一个骗子封爵,让那些拼死作战的将士们怎么想?也就是那老昏君不在了,否则我非要…」刘长又抱怨了很久很久,最后看着面露难色的吕禄,得意的问道∶吕禄也不好说什么,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认了。可是,处置许负这件事,并没有刘长所想的那么容易。群臣因为这件事而四处奔波,他们都不愿意这位女相士如此被处死,理由很多,什么年龄,非嫡孙,罪不致死之类的话,实际上,还是因为这位女相士的好友太多,他们似乎很担心这位女相士的事情最后也变成武罪那样的案件,再次成为陛下的一个借口,牵扯出一大批的权贵来,权贵们对这是非常在意的。除却这个原因,更多的人就是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了。贾谊正在推行的重商主义,引起了国内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抓紧一切机会,同样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劝谏皇帝的机会,他们认为商贾迟早会灭亡大汉,只有继续走重农的道路才能让大汉长久,而他们也会利用近期内的一切事情,打倒他们的敌人,他们不敢将刘长当作自己的敌人,可刘长身边的那些大臣,却是很好的例子。在次日的朝议上,庙堂里就充满了火药味。最先起身的就是奉常陆贾了。陆贾倒不是跟许负有什么牵连,他只是出于对礼法的考虑。」太后处政时,颁发二年律令,其中具律里有规定∶公士、公士妻及行年七十岁以上,若年不盈十七岁,有罪当刑之人,皆完之!」」最初高皇帝在位时,更是多次提起这件事,齐悼懿王还在世的时候,齐国有位花甲以上的老者曾雇凶杀人,应当处死,后来群臣商谈,认为他的纪太大,又不曾亲自杀人,故而不给予腰斩的处罚,剃掉了他的胡须和头发…」陆贾并非是信口开河,而是从周开始,华夏就正式拥有了对三类人士的特赦法令,包括小孩,老人,和残疾人士,这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也是最人道的法律形式,这传统一代一代的被继承,哪怕是以暴虐而闻名的秦国,也对这法令做出了继承,并且加以完善,不能惩罚孩子,但是孩子的父母要遭受同样的处罚,不能处罚老人,但是老人的孩子要替他受罪,不能处罚残疾人,但是他的看护者要受到惩罚。汉朝同样也继承了下来。刘长听到陆贾的话,反而是迟疑了起来,说起来,这法令倒也不能算是错误的,张释之总是说,律法不能是泄愤,要以仁,可是想起了那几百条人命,刘长却又无法释怀。刘长这么一说,群臣顿时大喜。陆贾也是自信满满,他连太后都搬出来了,能压皇帝一头的,也只有太后了。刘长随即又说道;张释之急忙起身,看向了皇帝,刘长挥了挥手,说道;刘长大手一挥,直接不理会陆贾,陆贾瞪圆了双眼,欲言又止,最后也只是痛苦的闭上了双眼,他也没有办法了。可依旧有大臣不死心,一位御史府的官员起身,这人的眼神里有些不自信,他们家平日里跟许负的关系很亲近,每年都会送去大量的钱财,让她为自家子嗣看相点评,从而获得名望…在这个时代,名望还是非常有用的,许负出了事,他们也是有些坐不住。这人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说道∶刘长忽然笑了起来,刘长一愣,随即再次笑了起来。吕禄大惊,那官员却笑呵呵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刘长也不顾什么礼法,直接搂着他的肩膀,很是认真的询问道∶他的模样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