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北朝」二字时脸色没有任何异样,只暗道晋人心气如此之低,连正朔都不自居了,但以南朝、北朝并列。
只不过北朝有点过于厉害了,刚刚拿下蜀中,南朝还能支持几年?
两人说话间,作坊匠人已经取了一捆葛藤过来,准备投入池中浸泡,
说是葛藤,其实是葛藤表皮,剥下后晾干、捆扎好,然后出售到各个造纸作坊。熊鸣就是卖这玩意的,从江南收取,贩到杨口,石弘家的作坊算是他的客户之一。
当然,两人私下里关系也比较密切,以至于熊鸣鹊都能在庄园里借宿一晚。
池旁边,有妇人捧来柴草,准备将昨天捞出来的葛藤皮进行蒸煮。
再过去一点,「」之声连响,那是有健壮僮仆在捶打蒸煮去胶后的藤皮,将其散为纸浆。
接着是抄浆以及晾晒环节: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一张张纸被贴在光滑的木板上晾干。
石家作坊技术不差,一整条产业链都很齐备,就是规模小了些,在这个藤纸的黄金年代只能捞些残羹冷炙吃吃。
两人随口聊了些纸张方面的事情,然后便离开作坊,来到庄园外的小河边。
「卖完葛藤,你便要回武昌了吧?」石弘问道。
「正是。」熊鸣说道:「出来有些时日了,底下人正在杨口买北货呢,装完船就走。」
「这几日怕是不好买,价钱涨了一大截。」石弘说道。
「谁说不是呢。」熊鸣苦笑道:「数千兵将一来,无论南货北货,价钱都涨了。」
「南货涨得多,总的还是赚了。」石弘羡慕道。
熊鸣摇了摇头,不想谈论这个话题。
他在乎的是这点货殖收益吗?那都是随手为之,套取消息才是正经事。
据他手下人刺探,伐成大军已经陆续班师了,第一批从汉中走,第二批乘船顺流而下,分至江陵、杨口两地上岸。
这些人身上带着大把赏钱,一窝蜂涌入杨口后,有人忍不住花钱,生生把物价抬了起来。
熊鸣派出多批人手,借着商徒的身份与那些军士闲聊,得到了很多传言。
他剔除了一些不靠谱的,剩下的依然一一耸人听闻!
事实上,他这会已经没太多耐心了,恨不得立刻就回武昌,将这些消息汇报上去。
午后,熊鸣随从自杨口而来,给石弘奉上了一份礼品,随后便告辞离去。
******
「这次抢得痛快,干脆也别回家了,入冬后直接杀去建邺,再抢一通。
北「你太贪了。再不回家,汝妻自生一孩,看你怎么办。」
「哈哈!那好啊,家里多个丁口。
,
「武昌未下,如何打建邮?诸葛恢还没降呢。」
「兴许已经暗中输诚了呢。」
码头上嘈杂无比,军士们一个个骄横得不像样,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打了胜仗一样,叫个不停,嘴上都不带把门的。
熊鸣坐在船舱内,默默听着几步外的对话。
岸边是个卖蜜饯果子的店铺,一堆府兵围拢在那里,跨刀持弓,看着就很吓人。
不过别看他们面相凶恶,言语也粗俗无比,但在集市上还算规矩,偶尔还有军官过来点人头,催促他们买完东西就回去,统一装船运走。
得胜之军,却又不敢在集市上造次,足见梁朝对这些武人的控制非常得力,天子的威望也非常高。
唉,李成亡国应该确凿无疑了。
熊鸣暗暗叹了一口气,同时也坚定了某种信心。
他们这个团体越来越壮大了,在朝以中书侍郎陈达、御史中丞熊远为首,他们要么与石贵嫔是姻亲,要么受过石氏的恩惠。
地方上则以荆州都督诸葛恢为首,外加部分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