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山雨欲来3(2 / 2)

兵分多路,不相统属,军令更是不一。而我军人数虽少,俱是百战之兵。相国勿忧,末将自率本部人马,愿为前驱,定灭贼寇于指顾间。”

牛辅本部人马,顶天也就三万人,而对面号称百万。百万没有,几十万总是有的。不说是人,就是几十万头猪,砍起来都不轻松。

他话音才落,身后的徐晃就小声嘀咕:“胡吹大气。”周围诸将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神情多有不屑。的确,真有他说的那么轻巧,何须郑重其事的开这个军议?

“肃静。”

董卓拍了拍案前长几。压下骚动后,他和颜悦色的道:“牛将军有向战之心,吾心甚慰。但请安坐,一会少不了你出力之处。”他环顾左右:“列位将军,可还有话说?”

四下里寂寂无声。董卓也清楚,属下多是一群老粗。于是直接点将:“文优,你且说说。”

李儒站起来,行了一礼道:“敌方分三路大军而来,任何一路但有闪失,则洛阳危。窃以为,应起三路大军应敌,以保洛阳不失。”

董卓曲指敲了敲案几:“那么文优以为,三路大军应如何御敌?”

李儒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因敌主力在中,为保不失,主公在中路策应为最佳,一则可以鼓舞士气,二则上传下达也方便一些,如上下两路有何变故。主力在中,也好随机应变。至于上下两路,上路王匡名声甚大,颇有带兵之能,昔大将军何进在时,王匡募兵相助,在诛杀奸宦时出力甚巨。而洛阳以北一马平川,若孟津一失,则门户大开,洛阳危亦。所以属下举荐牛将军为主,贾先生辅之。即刻进驻孟津御敌。如此,则上路无忧也。”

对牛辅这个女婿,董卓一向照顾有加。贾诩深谋远虑,乃西凉系数一数二的谋士,却常被委至牛辅账下听用。董卓入京时,牛辅屯兵于甘陕一带,当时就是贾诩辅之。后来并州军至,董卓压不住脚,始招牛辅带兵前来助力。不过,李儒既是董卓心腹,他如此安排,多半出自董卓授意。如此一文一武,还是以前的老搭档,既照顾了牛辅的“向战之心”,又有贾诩这个压舱石。他说可保上路无忧,也不算无的放矢。

刘毅也无话可说。群雄讨董中,上路牛辅对王匡,结果王匡中了虚实之计,导致大败亏输。这可是有史实依据的。以前他还奇怪,牛辅一生平平无奇,此次却迥异常人。原来不是战神附体,而是有贾诩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