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正阳公随便写的(1 / 5)

两首豪放的词了。

这第三首,尹煊略作思考,定下来了苏轼的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词向来是尹煊极喜欢的,虽然不及前两首的那般壮阔,可于个人来说,也是豪气得很。

三首豪放派的,那剩下三首,尹煊觉得要选婉约派的词。

说起婉约。

尹煊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李清照。

不过…她的词好归好,就是太凄凉了一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让那些感性的人读了,怕不是当场就要落下泪来。

这也是婉约派词挑起来的一个大难题。

大多数婉约派诗词,写得都是极尽凄凉。

琢磨了好一会,尹煊夺定下来一首,同样是出自辛弃疾之手的青玉案。

这首词,当初上元节的时候,他还想拿出来过,可…最终考虑大唐没青玉案的曲子,写出来不太合适。

不过现在嘛…

尹煊没这个顾虑。

大不了让杨氏和她平康坊青楼的小姐妹说一句,请她们作一些曲子给唱出来,甚至…直接去找太常寺都可以。

第二首婉约派的诗词。

尹煊琢磨了小半会,最终定下了“少年游”,是宋代一位名为周邦彦的读书人所作。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大体写的就是,一个少年郎和一个女子谈情说爱,说得太久了,外面都快宵禁了,少年打算回家,但女子问他,实在是太晚了,不如不回去了吧。

把少年青葱岁月的心性,写了出来。

至于最后一首。

尹煊思考了很久,主要是不写悲的婉约派诗词太少了,这婉约派的词人,真要细究起来,一个个都可悲得很。&29233&30475284&20070284&68&68

李清照和老公分居、而后逃亡,李煜是亡了国,柳永少年得意、可明显日后松懈,没好好读书,屡试不中。

词里都写明了“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就是借女子之后,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关到屋子里,同鸡起、同狗睡,为什么没有去刻苦读书。

少有几篇没明着写悲的。

李清照的如梦令就很合适,但…来大唐这么久,尹煊还没去过藕花深处,这一首词拿出来就不太合适。

另外一首如梦令,虽没明着写悲,可太小女儿姿态。

想来想去。

现在正是开春的时节,晏殊的那一首破阵子倒是合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群写婉约的词人,好好的大男人,偏偏要从女儿的视角去写这些东西。

不过…

这首写春景的词,也不会让尹煊觉得尴尬。

从自己脑子里不算贫瘠、可也算不上多么富裕的诗词储配量里,找出来这六首算是合适的可真不容易。

尹煊也想过要不要拿一些诗凑个数,比如说春江花月夜什么的。

但…

诗词画风毕竟有一些差异。

定夺好后,尹煊提笔把这六首词写下来,差狄仁杰送往凤巢,刊印到下一期的杂志上——他现在是使这个小子是越来越顺手了。

新一期的杂志。

没过半个月,就刊印了出来,当长安城里的读书人打开杂志,首页的六首词印入他们眼帘,再一看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