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大唐的开垦令(2 / 2)

他们对薛仁贵能不按菜单点菜并没感到不满,只是有些小小的嫉妒——心里也恍然,估计是薛仁贵不在的这段时间,给正阳公办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既然是给正阳公办了大事,那有这样的待遇,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

就是…

他们也想有这样的待遇啊!

他们也想跳脱出菜单去点菜。

薛仁贵寻了张桌子坐下来,李丽质看到他回来,松了口气。薛仁贵回来,也就意味着她父皇回来了。

她没收到消息,就意味着她父皇没有出事。

李丽质和李淑如释负重,终于可以专心整理起孔家所需要的课本。

“薛兄这段时日做什么去了?”有人凑过来打听起来,他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知道尹煊想要什么样的人、安排去做什么样的事。

他们就算不会,也好抓住重点,好生研习。

薛仁贵笑了笑,摇了摇头,没直接回答:“过些日子你们就知道了。”

这些上前来询问的人都一愣。

过些日子他们就都知道了?

有些人听出了薛仁贵的潜台词,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打着鼓,薛仁贵究竟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得让他们都能知道。

有些人因此反而更好奇起来。

不过,让他们忍耐的日子并不算久,第二天就有朝廷兵部的官员来到食肆,秘密地同尹煊商量了一些事。

三天之后。

杂志发了新刊。

人们惊奇的发现,新刊的封面、首页,都并非是往常那般的学术内容、或是诗文歌赋,而是一则信息。

大唐征服高句丽、契丹,现在那一片疆域,已经成为了大唐的领土。

除此之外……

朝廷还颁发了开垦令,现在移居辽东,一年之内,能开垦多少土地,就能够得到多少土地,并且种植粮食,还会得到五年农税、徭役的全部减免。

哪怕是种像是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也能够得到一年农税、徭役的全部减免,而后便是三年的农税减半。

有很多人动心,别说农税、徭役的事,就单单是那一条——能开垦多少土地,就能得到多少土地,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还有什么比成为一个地主,更能让这些农户兴奋的事?

最关键的,移居辽东也不是一件难事,他们不需要长途跋涉、担上可能在路上就死去的风险。

火车。

朝廷会用火车,把愿意到辽东开垦的农户给运输过去——而且大唐将会逐步开放火车民用的权限。

远在辽东的人,不用背井离乡——或者说不用像以前那样的背井离乡,一去不回、生死不知。

他们依旧可以在长安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