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你看这个花,又大又圆(2 / 2)

树?”

这话让他们沉默起来。

有人迟疑着开口:“想来应该不差。”

大唐的读书人,首学的就是经义,其次就是诗词歌赋,再大一些,才会学算数、农学、天文地理......

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既然尹煊在算数、农学上都这么有本事,那么自小学的经义、诗词歌赋,应当更擅长才是。

一个人看向吴有道,提议一声:“吴兄,你和店家更熟一些,要不然你去请店家来做一首咏菊的诗?”

吴有道有些犹豫。

不过为难的也只有吴有道,其他人纷纷应和起来,催促着他去请尹煊过来。

吴有道也很心动,趁着酒意上头,起身朝着尹煊作揖,高声说道:“店家。”

尹煊抬起头。

吴有道继续维持着作揖的姿势:“我等今日开咏菊酒会,知店家素有才名,不知店家可否做一首咏菊的诗?”

尹煊摇摇头,摆了摆手:“我对诗词一道,是一窍不通,还是算了。”

他说的都是实话。

平仄、韵脚,他都不甚了解,五言、七言、绝句、乐府有什么区别,他都说不上来,让一个工科生作诗?其难度和让一个文科生去做微积分没什么区别。

只是他的话,在这群读书人眼里看来,就是谦虚。

怎么可能会有读书人不会作诗的?

“店家,我等着实是想请您赐教。”吴有道腰弯得更深了一些,态度也越发恭敬起来,“您能培育出如此菊花,想来您才能写出菊花真意。”

他这话说得尹煊一阵脸红。

尹煊摆手:“能养出这些菊花,我也只是机缘凑巧。”

吴有道没说话,依旧维持着鞠躬作揖的姿势。

桌子后,其他读书人们也纷纷站起来,朝着尹煊行礼作揖。

尹煊眉头拧巴起来,叹了口气,看着他们这幅“你要是不作诗,我们就一直这样”的态度,轻声说道:“行吧、行吧,那我就作一首。”

读书人们顿时笑意盈盈。

尹煊绞尽脑汁,咏菊的诗不多,他能记起来的也不多。

好一会后,他才清了清嗓子,念诵起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四句诗落地,整个屋子戛然无声。

一桌读书人看着尹煊,瞪圆了眼,万万没想到尹煊能做出这样的一首诗。

这是唐末黄巢写的一首诗。

而黄巢这人,是将唐朝推翻、导致其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