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即视感(1 / 4)

在古代,不管是秦汉、还是唐明,迁民一事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引得民怨四起。

没有哪个百姓会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前往一个一无所知的荒凉之地。

在大随也是一样,所以施然在着急群臣商议的时候,群臣说来说去,也就是拿地位底下的商贾、赘婿开刀,没有一人开口说要迁何地的民众前往河西。

倒不是他们疼惜百姓,而是他们清楚这种事没法提,提出来就会被人骂祖宗。

再者一旦施然、柳山青听了他们的意见,到时弄得民间怨声载道,施然、柳山青为了平息百姓的怒火,肯定会把提出意见的人推出去。

他们都在等施然、柳山青自己提出来,结果让他们没想到,施然比他们更加小心,只迁犯了罪的人。

如此,在施然问他们有无要补充的时候,自然是没人会给出不同意见,都只在施然所提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细节。

随着朝臣们制定好迁移的细节、标准,诏令公告天下后,除了囚犯的家人们心有不满,多有怨言,普通百姓都没感觉,少数人还在叫好,说这样好,这些犯人的家人走了,我们也能安全些。

百姓们是满意了,但施然、柳山青要填充河西,减少河西之地的匈奴人人数比例的目的,仍是没有达成。

为此,施然和柳山青商讨、制定出一个个优惠的政策,比如去了河西,就可以免费领一亩地,可以免农税,小孩可以免费读书等等。

在政策公布后,施然又命黑冰台隐匿在民间的宣传人员,将这些政策告诉百姓,并让他们将河西之地描绘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

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加真实,由柳山青的少府出资,那个两大块黄金,将其弄成碎石般的金块,再由黑冰台的人散布在河西之地,让民众“意外”从土地里翻出黄金。再由他们的口,将事情传到其他郡地。

河西很快就引起“翻金”的热潮,一些官吏都忍不住下场,拿着农具去翻地。

施然自然是料到会引发这样的后果,一早就给乐复、李云龙发出一封密函,告知他们实情,并让他们做好引导,避免人们为了黄金荒废农事。

比如制定一条所有人只能翻自己土地的政策。

同时,施然又让在河西地的黑冰台的宣传人员,在百姓之间,泼不算冷水的冷水,如祥瑞说,说地里能翻出黄金,是上天对他们的恩赐,是告诉他们河西土地肥沃,只要安心农事,就可收获“黄金”等。

为了佐证,施然又特意从现代购买新一代的杂交水稻、小麦种子,配套的肥料等等,让乐复、李云龙免费发给民众,让他们耕种。

一系列的举措下去,各郡县的百姓们渐渐都对河西之地改观,不再认为那是荒凉、罪恶之地,知道那是遍地黄金的乐土。

但知道归知道,让他们抛家舍业的去河西,大多数人是不会的。

他们最多只在夜深人静的一样,在脑海里畅想一下。

毕竟在施然、柳山青的治理下,他们在故土都生活的不错,赋税低,官吏不敢随意欺压他们,家里有足够的余粮,有时候还能吃肉。

他们没理由为了一些传闻,就抛家舍业的去河西。

会去河西的大多都是无家无业的游侠和充满活力、冲劲的年轻人。

短短一个月内,施然、柳山青就收到各地的报告,各地每天都有年轻人、游侠向县府,申请路引,前往河西。

施然给他们的回应是,凡是申请河西者,不管要去做什么,一路绿灯放行。

平均下来,一郡之地一个月大概有五百人申请去河西。

大随三十六郡,一郡五百人,全部加起来也有一万八千人,这样的人数,面对地广人稀,基本上都是匈奴人的河西,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