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吃完饭,借着几个人休息的时间,陈璐提出了她的剧情规划。
十几个剧本摆在眼前,秦墨他们每人拿了一份看了足足半个小时。
易遥是第一个看完的,看旁边几个人还一副沉浸其中的样子,偷偷靠到陈璐旁边,小声问她:“爱妃,你惊艳到朕了,怪不得这几天总是偷偷摸摸的,你这是在憋大招啊。”
陈璐嘿嘿一笑,又狠狠地翻了个白眼。
“你什么时候学会写剧本了?”易遥不解地问道。
陈璐叹了口气,才小声回道:“你忘了我刚进云创的时候做什么了?我可是云创编辑部的主力编剧,忘了?”
时间过去那么久,易遥还真的忘了陈璐是编剧出身。
等几个人看完剧本,易遥跷着二郎腿看向秦墨,两人互换了一下眼神,易遥才问大家:“怎么样,你们感觉这些剧本写得怎么样?”
张滨是第一个发表意见的:“我觉得不错,至少剧情上吸引人,怎么说呢……剧情上有亮点了,比我们之前的视频好了不少。”
李想也附和道:“我也觉得不错,之前我们没有编剧视频的内容性只能靠展现竹编匠人的手艺为主,虽然视频效果不错,但我觉得这种表现方式迟早会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我们早晚得在剧情上做延伸,陈璐的剧本写得真的不错。”
李想从云创开始就一直负责视频的拍摄,视频故事性上的好与不好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连孟宸也觉得陈璐的剧本很不错,孟宸毕竟是学表演的,内容上的丰富让她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且陈璐的剧情设计得很微妙,围绕着孟宸展开反转点,并没有给其他演员增加太多的表演压力。
等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陈璐才笑呵呵地看向秦墨,故意挑衅似的问:“秦总,您觉得呢?”
秦墨翻了个白眼:“剧本又不是你写的,嘚瑟什么?”
……
陈璐的出现弥补了一抹剧本能力上的不足,也让易遥在运营上更加有信心。
一个阅视短视频账号,前期的确可以借助新颖的内容吸引一批用户的关注,但说到底,每个平台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属性。而反转、剧情则是阅视短视频最为核心的内容呈现方式。持续高质量的剧本输出,既能很好的维护和提升粉丝基础,同时也能帮一抹节省不少的运营费用。
秦墨意识到陈璐的加入对一抹的增益效果很大,对陈璐的“偏见”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而这也正是易遥想看到的。
但也并非没有问题。
剧情上的优化加大了拍摄上的难度,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效果,李想对于“关键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重拍、补拍的频率也高了不少。而因为竹编这边工作量的增加,张滨那边空间改造的人力安排减少,导致张滨的拍摄节奏也不得不延长。
原本,易遥打算下个月就开始运营空间改造账号,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必须得延后了。
为了减少李想这边的压力,陈璐主动提出去当李想的主力摄影师,稍稍缓解了每个人的工作压力。
又能跟李想并肩作战朝夕相处,陈璐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状态上也好了不少。
经过三天的拍摄,第一期做了内容调整之后的视频发布,效果显而易见。
陈璐对反转剧情的拿捏很到位,她没有一味地追求反转效果,始终把反转效果控制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程度,没有脱离竹编匠人的形象,也同时让视频有了更多的看点和亮点。
第一期视频发布就引来了流量爆发,当日观看量突破千万,点赞两百万,单日增粉六十万。
看着账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一百多万的粉丝,易遥的信心也更加强烈,连带着整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