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间酒馆(1 / 4)

长安城,大唐帝都

四十年前,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明,看到整个天下民不聊生,天灾又加人祸,逼得百姓们异子而食,内心悲痛不已,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

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持续上演,不忍百姓受昏君欺压,不愿外族统治中原大地,李世明终于奋起反抗,带领一众忠心耿耿的部下,从老家淮安起事,一路打到了杨帝寝宫。

将杨王朝推翻后,李世明建国号为唐,定都长安。

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护民的政策,让饱受天灾人祸的百姓们,总算是看到了希望,这日子有了奔头,自然就热闹起来了。

大唐建立于三十年前,而李世明将帝都搬到长安不过十年的时间。

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但远离了战乱,有了当政者的政策扶持,百姓们的日子也是越发好过起来。

不过短短十年时间,人口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田地里的作物收成也渐渐上了数量,一切都朝着好的,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着。

一个冉冉升起的王朝,正在向世人展现它旺盛的生命力。

……

位于长安城中央大街旁边的胡同街上,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酒馆。

据周围的街坊们说,是一个月前,一对夫妻带着四个年轻人,从老家搬过来开立的。

酒馆位于长安城中的惠民坊,这个坊市位于长安城内城的位置,距离皇城还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从城门口直通皇城的中央大街大约一盏茶的步行时间。

但这里被中央大街两旁高大的建筑所遮挡,前方的热闹传不过来,这里的动静也不为前方吃饭取乐的人所知晓,属于闹中取静的住宅坊市。

周围住的大多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周边开设的茶馆,酒馆,饭馆,胭脂铺子等,大都服务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

所以,这一对夫妻带着四个年轻人,突兀的出现在这坊市中,虽然低调的开设了一家小酒馆,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小酒馆占地面积不大,仅是门口迎客的柜台就占了四分之一的位置,柜台后面那个直插房顶的柜子里,有序的摆放着好几个酒坛子。

剩下四分之三的地方,只能摆放下一张大圆桌,和两个靠窗的小桌子。

大圆桌最多可容纳六人,靠窗的小桌子,每张只能面对面做两人,多余的也就坐不下了。

好在酒馆开在住宅区,所以门口的位置,被女主人别有心裁的用花木围了一个小篱笆,围起来的地方,正好够放置一张可容纳四人的长桌和四把椅子。

酒馆带了一个小院子,后院就是主人休息的地方。

另外,还有个二楼,不过二楼并没有开放给食客,看那样子,是用来存放酿好的酒的。

这家小酒馆刚刚开业的时候,基本没什么客户光顾,街坊们经常看到夫妻两个整天笑呵呵的坐在柜台那里聊天,丝毫没有因为生意冷清而沮丧。

那四个孩子,说是孩子,看那样子,早已成年,分别是三男一女。

那女孩看着瘦瘦弱弱的,有经验的老人们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早些年受了些磋磨,伤了底子,才会是这种弱不禁风的模样。

倒是那三个男孩,一看就没吃过什么苦头,一个个身强体壮的。

年长的那个,见人三分笑,还未开口,笑脸先迎了上来,总是让人忍不住跟着他乐。

另外两个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对双胞胎,长的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哥哥看着外向一些,弟弟就内敛的多了,见到人总是一副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样子。

这酒馆起初是一个客人都没有,一来街坊们和他们不熟,对于外来的陌生人,总会带着些谨慎和试探。

尤其现在王朝初定,别看他们现在看着安稳,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还是很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