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老书虫入坑(2 / 2)

是又用一遍,轻轻一推,华燧就着了道。

这么说华燧又能理解了,与有荣焉地点头:“看来像小老儿一样心系文道之人不少,会通馆印书也有小儿老的字号,好,好!”

都不是一码子事好不好。

但杨慎也不敢再挑事了,管他如何理解,事办了,人情出了就成。

可华燧又犟上了:“那就更不能要股份分红了,不行,小老儿要跟皇上说清楚,这钱不能拿!”

还好杨慎有急智,一把拉住华燧:“千万别,华老先生,子路受牛!”

华燧一下顿住了步:“人人都有?那得多少钱啊。”

差点漏陷,杨慎堵上了:“不一样,大部分善长仁翁家里有产,所以师尊不须给钱,给新种子新工艺或新产业就行,华老先生又不弄那些,便只能给钱了。”

杨慎都想伸出舌头喘气了,说服个老书虫真难。

【叮,卖名逐利,昏庸度+10】

杨慎也服了,师尊先见之明,套路设计得精妙,也点拨到了。

耽误这么点时间,朱厚照和唐伯虎又回来了。

也借机搞定了华坚,想要画仙真迹?朕答应了,可着来,画上一个月都行,自主点单,私人订制。

用后世的小目标换现在的一个印社,谁赚谁亏说不清。

华家确实有一个看着令人眼馋的技师团队,比唐伯虎的画值钱多了。

唐伯虎自己也没反对,不就是十几幅画嘛,能多来几个印社,他愿意画上一整年。

当然出朱厚照之嘴入华坚之耳的新技术也立了大功。

华坚非常懂行,后来兰雪印社能青出于蓝,除了继承自华燧的铜字版,华坚对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良也很重要。

朱厚照一说这些技术,华坚就知道可行与否,奈何短短的言谈中有太多细节道不尽,也有很多是华坚解决不了的。

于是朱厚照有机会亮杀招了:“想学吗?朕可以教你呀!”

华坚立即给跪了,还未经许可就磕了头,三十多的人了,一点也不稳重,还很油滑。

既成事实,师傅让弟子干活也就天经地义,华坚成了日月印社的工师,社长连杨慎都沾不上,喉舌朱厚照要自己把控。

也许朱厚照喜欢给自己加头衔的毛病就因为对别人办事不放心,没安全感。

事情就这么印实了。

张元澄不用回南京,就留在无锡帮着华家叔侄制版较正澄楷字体。

朱厚照也没回梧塍,就在无锡上手印社整改。

派了杨慎回去摇人,还有印社牵连着的大事要办,得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