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重整丽泽社(1 / 2)

说什么不好,没事提什么状元,这可是杨慎心里的刺。

这样的小老弟必须镇压!

杨慎拿出了大哥大的口吻:“不行,你拜了师尊,当然应该学师尊拿手的绝学,进气宗探寻格物自然的大道,哥还能提点你一下。”

也许是有了人撑腰,杨惇胆肥了,当即背刺。

“气宗人太少了,而且也没有做出什么显著的学术成果,又不合吾的胃口。”

这不是当众刮“大锅”的底吗?还把灰扬了,杨慎不能忍。

“什么叫没成果?吾改良了船帆,行程加快运力大增,罗整庵在编写气学集成,王锦夫在修路造桥,王子衡也在造各式器具,要没这些器具,你们说的神机营想打虎,做梦!”

可杨慎的列举没有说服力,因为这些东西以前就有,现在也只不过是更好使而已。

倒是想说千里传音,但那玩意距离能给别人看到实效还远着呢。

为什么百工会被鄙视,就因为攀科技树是一个经年累月的活,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天翻地覆慑人耳目的新成果,所以很多人就会看轻它。

杨慎的小伙伴也犯了这个毛病。

刘景宇就提出“军械虽然重要,然百战雄兵非革坚器利能及,将主战法为根本。”

程启充来了个和稀泥:“气理一贯,为什么非要分个高下呢。”

杨慎不满意他当老好人,马上堵回去:“气宗和数宗才是一家,至于理学,八杆子打不着。”

冯驯已经没救了,他一来到南京就跟胡继混一块,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胡继不能喝酒,冯驯没问题,鬼精鬼精的胡继就看上了这个五马大哥,胡继出钱,唆使冯驯出面捞酒喝。

冯二马,驯三马,那当然是马上取功名,醉卧沙场。

心一野,便再也耐不住案牍之苦,朝着弃笔从戎的道路一去不回。

“我不管,反正我是要入兵宗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那样做人才有滋味呢。”

逻辑不同,还没法说理了,杨慎知道,这么下去的话他将失去这些小伙伴。

气宗缺胳膊少腿,杨慎本来是想拉小伙伴来壮声势,结果现在都被别人拉走了,那怎么行?

看来丽泽社必须得整改,作为社长,杨慎有了强烈的使命感。

他找准了目标:“文艺社那帮家伙都是复古派,就连王子衡都忍不住臭味弃之而去,反而加入了气宗,你们还要去跟过气的家伙混?别忘了咱们创办丽泽社的初衷。”

历史上杨慎就与复古派唱反调,他主张的是学古人的思想,而不是体例,师古而不拟古,相反还应该正本清源。

所以朱厚照丢出来的种种学说他才会看得进去,就因为朱厚照的提法本身就对杨慎的味。

现在为了解决问题,杨慎不得不将这个关键点抛出来。

石天柱有异议:“可前辈们也得了陛下的指点,对复古进行了反思,他们现在提出的文艺复兴就不是迂执古人。”

这个问题难不住杨慎,他早就盘得一清二楚了:“文艺复兴为什么服务?”

夏邦谟自然而然地抢答:“为了社会革新啊,陛下有讲过的。”

那就好,论拐带,杨慎的水准是众弟子里最高的:“照哇,更新思想革新社会,最终的目的还是致尧舜,你们想想,要过上好日子,光想通了能行吗?还不得实干,拿什么来干?还不就是气宗之类的实学。”

一众人都噤声,不用避讳的嘛,这照字就是你杨用修师尊的大号,还是皇上。

看到大家都一副见了鬼的表情,杨慎才意识到说错了话,但这些口头禅都是跟朱厚照学的,没毛病。

所以杨慎理直气壮:“师尊让这样说的,照哇意指师尊说得对,而且我刚才提出的理论也是师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