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杀与留(1 / 3)

齐思瑾的这个问题,让一众大臣们犯了难,他们不知道齐思瑾到底是什么想法,都怕说的不合齐思瑾的心意而让皇帝不满,所以在准确猜到齐思瑾的想法前,大部分臣子都不敢随便说话。

不过也有人自认为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

只见严青第一个出来说道:“陛下,齐思嘉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明法纪,不杀不足以正纲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虽然陛下宽仁,不忍对他处以极刑,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他犯下的是如此大罪,必须处以极刑!”

“陛下,齐思嘉与燕国秘密窜通,内外勾结!燕国出兵犯境,打的就是要扶齐思嘉上位的旗号,如果不杀齐思嘉,则燕国人仍旧会打着齐思嘉的旗号继续入侵我大齐!

只有处死齐思嘉,才能绝了燕国人的口实,也才能让齐思嘉散布各处的那些余党断了念想,也才能让我大齐早日恢复安宁!”周思海也立即出来说道。

周思海与严青一样,都认为齐思瑾之所以向大臣们询问如何处置齐思嘉,肯定是既想杀了齐思嘉却又不想落个残杀手足的名声,所以让大臣们给他一个台阶,制造出不杀齐思嘉不足以平民愤的舆论,然后再顺理成章地痛下杀手。

而与完全是投机心里的严青不同,周思海还有着更多的考虑,他的周氏家族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了齐思瑾这一边,与齐思嘉和其党羽早就结下了不小的仇怨,如今一定要趁其病要其命才能永绝后患。

不然的话,理论上就存在着齐思嘉日后某一天死灰复燃,反过来报复他们周氏一族的可能。

齐思瑾听了这两人的话后,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又对韩凌宇说道:“丞相,你觉得如何?”

齐思瑾这么一问,同样还没有猜透齐思瑾想法的韩凌宇心中也是犯了难,对于该如何表态非常纠结,在向大殿中央走的短短时间里,他在心里仔细品味了一下齐思瑾说话时的语气,最后他一咬牙,决心赌一把。

韩凌宇走到大殿中央深施一礼,然后侃侃而谈道:“陛下,臣认为,以齐思嘉的所作所为,纵然万死也难赎其罪,严尚书与周大人所说的也都非常有道理。

但是,陛下与齐思嘉毕竟同为先皇的骨肉,而先皇在世时,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手足相残。如今,先皇留下的皇子本就已经不多,而齐思嘉又大逆不道,犯下了勾结外敌、起兵造反的不赦大罪,想必早已让先皇在天之灵难以安息!

陛下,虽然齐思嘉死有余辜,但若陛下宽赦于他,定能让先皇在天之灵更加欣慰,也让大齐千万子民看到陛下的宽仁,与齐思嘉的所作所为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齐思嘉和燕国人之前为中伤陛下所造的种种谣言,也自然不攻自破!

如此,必能让大齐百姓更加忠于陛下,也更加能够团结一心,共御外辱,不愁打不退燕国人。

至于说燕国人会以齐思嘉为借口继续进兵,臣认为,燕国志在吞并我大齐,本就没打算让齐思嘉活着,在臣围攻南兴城时,燕国人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就是明证!

所以燕国人早就打算让齐思嘉战败被俘,接着会在陛下处死齐思嘉后,大肆宣扬陛下不能容人,为保皇位不惜手足相残,以此乱我军心、民心,然后再打着为齐思嘉报仇的旗号继续进兵,直到吞并我大齐为止!

陛下如若留齐思嘉一命,反而会打乱燕国人的阴谋诡计,也向全天下证明陛下心怀坦荡,让那些燕国人炮制的谣言不攻自破!”

韩凌宇的话说完后,还没等齐思瑾说什么,一直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齐思嘉顿时来了精神,急忙再次磕头说道:“没错,没错,韩丞相说的对,都是燕国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父皇驾崩后,罪臣本已决心效忠陛下,在河中郡做个逍遥王爷,可燕国人和光复教一再派人怂恿罪臣起兵造反,还口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