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严肃的提醒(2 / 3)

后,公开或者暗地里下手,毫不留情的打压党争,给予了东林党人毁灭性的打击,给予了复社严厉的警告,限制了太监的权力,贬斥了那些曾经参与党争的官吏,凡是能够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这才让朝廷逐渐恢复了正常,如此关键的时刻,朱慈烺决不允许另外一种比党争更加恶劣的情形在朝堂里面出现。

有着清醒认识的朱慈烺,绝不会走崇祯皇帝的老路。

防患于未然,这是朱慈烺必须要做的事情。

“你们都是朝中重臣,朕刚刚的那番话,你们想必有些不服,那好,朕就好好与你们说一说,从此次官吏调整的事情说开,也算是朕严肃的提醒你们,时刻都要保持警惕。”

“吴桥之战,我朝廷大军为什么能够获得完胜,这里面不仅仅是你们所理解的朝廷之完美部署,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八旗军过度的狂妄,多尔衮狂妄,觉罗巴哈纳与石廷柱更加的狂妄,而他们狂妄的来源,就是我朝廷大军过于的孱弱。”

“若是没有这等狂妄的姿态,觉罗巴哈纳与石廷柱不可能败的那么惨,甚至是丢掉性命。”

“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今后一段时间之内,我朝廷大军面临的都将是艰苦的鏖战,多尔衮与后金的八旗军已经清醒过来了,一旦他们获知吴桥之战的真相,必定将我朝廷大军视为最为厉害的对手,今后的每一次作战,他们都会异常的小心,且全力应对。”

“如此情况之下,朕还敢有丝毫的放松吗,内阁还能够沉浸在吴桥之战完胜上面吗。”

“朕在山东的时候,提醒过史可法、杨文聪、何腾蛟与朱大典等人,告诫他们,不要因为吴桥之战的完胜高兴过头,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朕没有想到,山东各地高度戒备,朝中居然有了过度自信的势头,这岂不是说,后金的多尔衮和八旗军开始清醒和谨慎,我们反而开始迷糊了吗。”

“八旗军的战斗力强于我朝廷大军,这一点内阁、六部、督查院和都督府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若是在野外交战,同等兵力,惨败的必定是我们,至于说攻城拔寨的战斗,汉八旗亦是强于我朝廷大军。”

“朕说了这么多,你们或许不在意,既然胜利了,那就要庆贺,总不能说打了胜仗还要愁眉苦脸,这方面朕没有苛刻你们,南京的大街小巷,很多民众都在庆祝,酒楼和茶楼里面,到处都是赞誉的声音,还有说书人神话了吴桥之战,朕都没有干预,老百姓难得有乐子和盼头,就让他们高兴高兴。”

“可你们不一样了,你们是内阁大臣,是六部和督查院的重臣,你们的一举一动,影响到的是整个的朝廷,所以你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说到这里,朱慈烺站起身来,神情愈发的肃穆。

“先皇在世之时,厌恶朝中的党争,朕登基之后,也多次说及党争的危害,你们都应该记得,朕认定党争是闯贼李自成攻陷京城最大的帮手,其力量甚至强于后金鞑子与流寇,朕是如何对待党争的,你们更是感同身受。”

“朕没有想到的是,吴桥之战的完胜,竟让朕在朝中看到了某些类似于党争的情形。”

“这大明王朝的力量是无比强悍的,是最为正统的,朕登高一呼,天下响应,后金鞑子和闯贼李自成算什么啊,朝廷必须要打败他们,若是让后金鞑子猖獗了,让闯贼李自成攻陷城池了,那就是朕的罪过,朝廷的罪过。”

“自信的时间长了,过头了,朝中就会出现一股力量,这些人自视甚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想做,整天品头论足,嚷嚷着北进,若是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就会被扣上天大的帽子,他们会在朕的面前慷慨激昂,要求朕惩戒这些人,朕若是不听他们的,也会被当做昏君。”

“有些话,朕不用说的那么直白,那么详细,你们都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