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章论木星生命(1 / 2)

唤醒的巨星 文地是也 2200 字 2022-03-09

关于天体的自转——即各天体所表现的各不同自旋速度及不同的转动姿式,华为将用太阳系起源于“撞击之说”,做了一番描述:

太阳或者太阳系围绕着银河中心部分运动,不单只是做着公转(起初不具备自旋),同时向外做着漂移。

太阳的自转是由物质的碰撞,产生了角动量而引起的,关于几颗岩石行星(类地行星)的自旋动力来源,同样的用如此一般来做表述。

上章讲到了小行带形成时的一个过程,当一颗天体达到一定质量的时期(我们把他视为原初太阳),完成了绕银河中心部分的第一周公转之后,经过了近两亿年体积快速的胀大,当作第二周运动之时,由于前进的方面,前方内侧的一线空无一物,前方外侧却飘浮着大量质量相对小的星体,随着原初太阳的公转,有的天体迎面撞了上来,有的从外侧穿行了过去,于是产生了摩擦力,或者感受了引力的扰动,迫使太阳做旋转运动,由此自转诞生。

从太阳外侧露过去的天体物质,随着迅速的流动,随即大量的星体在离中心主星的一个距离,作着逃逸的速度,在一个稳定的引力点,聚集起来形成了小行星带。同时那些逃离过快的大量物质,为后面的四颗类木行星的雏形,创造了条件。最早的四大气体巨星,就像现在的冥王星一样,由多颗小行星结合在一块。

当太阳系完成了绕银河系第二圈,接着是第三周,愈离银河系中心部分,不但物质分布会愈薄,而且星体的质量会表现逐步变小,并且天体的物质密度向逐渐变稀。

这些物理条件,为完善另外四大气体巨行星,巨大的体形创造了物质基础。

最初的四颗类木行星,不但没有这么大的体积,而且也不存在这么快的转速,是在后续漏过来的物质,先是一些小行星,然后是大量的彗星,不断的撞击着他们,在渐渐的加速之下,而达到现在这么快的自旋速度。

根据这一设想,由理论推理,谁被撞击的次数多,不但聚集的物质就多,而且自转速度相比之下要快。并不像有的理论所描述的那样,物质的运动,体积越小或者质量越小,它的运转就会越快。

在四大气体巨行星,木星聚集了整个行星中将近一半的质量,成为行星中的行星之王,在八大行星里是自旋速度最快的一颗,木星自转速度约9小时55分/周,土星的自旋速度为10小时35/周,天王星的转动速度17小时14分/周,海王星的旋动速度为16小时6分/周。

天王星是趟在轨道上运行的,这说明它曾被一颗大行星或者是小星体连续撞击的作用之下而造成的,根据它所待的位置,即有可能是众多的小行星接连不断的碰撞之下而以至如此。

到了冥王星离太阳太遥远了,太阳在一条公转的轨道上,产生的扰动力,闯入进来的小星体,除了被前面的四大巨行星拦截过来了,就到不了那里,所以冥王星自诞生一来,就再没有另一颗天体撞击到它那里,于是冥王星的质量,虽然由三颗小星体抱成一团,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件,如此以来冥王星因质量达不到一定的指标,而从行星中被除了名出去。

我们回到木星的研究课题上,木星为什么能聚集那么多的物质,主要的是他位于太阳系中一个适合的位置上,使他能吸收那么多的小行星和源源不断的彗星,在撞击他的时候,不但获得了足够的物质,而且促使他在加速自旋。

根据上面一番的描绘,不但木星大气外面有一个延伸的小行星带,构成了木星的外卫星体系,而且在木星大气下面也有一个像地球上空,人造卫星和空间站构成的一个物质运动体系一样,在大气下面或是在内部,围绕着木星质心运动。那么多复杂多变的小行星体系,就像在地球表面上低空飞起的飞行器那样,受外面撞击进来的不速之客的影响,和自转力的影响,物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