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鲜儿的父母来了(1 / 2)

朱传文又将书铺里其他想看的书搜刮了一番,带上这些,回到了瓷房子的书房。

翻着《老残游记》,脑海里的想法逐渐清明……

这倒是像一本武侠小说,朱传文翻看着,心里暗暗称道。

晚清时,机器印刷成了主流,《三侠五义》等小说其实已经一一出版,虽是武侠小说,“武”却胜于“侠”,都是些依照个人勇武的故事。

而《老残游记》这本书,老残虽是个郎中,却用头脑与药草匡正谬误,全篇虽无武侠二字,但“侠”却优于“武”,或许这种应该称为“文侠”,朱传文心里琢磨着,文侠用头脑,武侠凭刀剑,都是来洗雪社会的不公。

如此,朱传文觉得或许他该提笔写一些什么,如今他缺大钱,不缺小钱,生计上的事儿不用发愁,也不缺人,面粉厂的工人,鹞子山的人马,再加上工会的会员,怎么说也有三千多人。

直系的人马不用多提,早就被朱传文用家属院捆绑了,如今冰城的清国工人有着上万人,往后还会更多,这缺的便是凝聚人心。

如何聚人心?

朱传文觉得得从思想上做起来,比如这老少皆宜的文学作品,工人大多都是文盲,但工会的人不算是,可以口口相传不是?

这作品就选《射雕三部曲》好了,在朱传文看来,首先篇幅够长,其次故事曲折,最后作为自己树立名声的作品,足够了!往后这《工会周刊》,再加一页。

传递这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说不准还能激起一股子识字热潮。

闭上眼睛回忆着《射雕》,好在朱传文记忆力是真强,在后世,年少时的他虽看过文字的小说,但小半已经有些回忆不起来,倒是影视剧记得清晰,两相印证,动起了笔。

时间就这样缓缓来到1906年的8月,朱传杰这小子又放假了,让朱传文很是头痛,科斯佳那边早就盯上了朱传杰,一放假,带着自己手上的工具就登门拜访了朱家,倒是松了口气。

这门雕塑的技艺,科斯佳还是很愿意传授的,一方面,教授朱传杰,材料的由朱家买单,这雕塑的有些材料可是不便宜,另一方面朱传杰在雕塑的天赋并不低,让科斯佳起了爱才之心。

俩人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瓷房子欧式小花园的角落,倒是在这个夏天倒是搭起了遮阳的小棚子,里面满是雕塑。

谷庵升也是从上海回来了,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坏消息是詹天佑并没请动,主要是大清铁路局打算新建京张铁路,詹天佑需要亲自带队勘测,之后任总设计师,孰轻孰重倒是的分的清。

还有个好消息,詹天佑虽然没来,但在看了朱传文的信之后,对于这种商人想修建国人自己的铁路很是赞同,从自己的队伍中分出了自己两个学生,还有勘测的熟工,一行12人,在朱传文酬劳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朱传文勘测、做预算。甚至是决定建造时帮助建设,也算是为京张铁路的修建,打打基础,积累点经验。

这12人,已经由夏驰领队前往了小青山牧场。

“东家,你这小说写得真好!”谷庵升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朱传文的手稿。

“你觉得还行?”朱传文问道,小说质量是没问题,但时间把总有些不对,这两个月,朱传文陆陆续续写了20万字,拿给谷庵升想听听意见。

“东家,我就觉得这白话和文言确实各有优劣,在情节描述上更加扣人心弦。”老谷现在也算是白话写作的研究人员了,这也是深有体会。“您这本子不仅能发,我觉得咱还能指着这个抓钱呢?东家,咱是不是也成立个印刷部门?”谷庵升说道。

“印刷厂啊?”朱传文想着。

“对,咱现在的周刊还是手写,这往后的咱也印发成报纸那种格式,名字就不变了,往后每个公会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