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卖油郎独占花魁(2 / 4)

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之人,要么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要么就是为自己的文弱而找借口。

不说以前,就说当前的大环境之下,读书人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几乎都是迂腐而文弱的。

但这不能怪百姓,毕竟很多读书人就是这样迂腐,清高,自负,俨然忘了儒家的初衷。

在书院时,我便经常给大家讲,我不反对大家考功名,甚至还鼓励你们尽量去考。

毕竟有功名在身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正如唐家业这样,假如他之前就是举人,相信张家也不敢那般嚣张,那般肆无忌惮。

但是,如果大家将功名当作是一种名利,那恐怕就很难有什么大的成就……”

借着这件事,周羽给一众学生讲了不少道理。

之后,一众人围在篝火边,一边喝酒一边烧烤,其乐融融。

期间,有个名叫孙旭的学生喝到兴处,也给大家讲了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故事在我们县城里流传甚广,还被人编成了评书,叫做卖油郎独占花魁。

当年,我们县城里有对中年夫妇,男的名叫辛善,其妻阮氏,夫妻二人辛劳持家,经营着一家粮油铺……”

这个孙旭也是颇为善谈之人,娓娓述来,令人不知不觉便沉浸在故事当中。

且说这辛善夫妻二人一向为人随和,待客热情,而且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要是遇上一些街坊手里不方便,便主动让对方先赊账,等手头方便了再还。

因此,这生意做的顺风顺水,口碑一向很好。

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小名瑶琴,自幼聪慧。虽是女儿,但夫妻俩疼爱的紧,专程请了人在家教女儿读书,学习各类才艺。

待到十二三岁时,瑶琴已经成了城中小有名气的才女,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谓是才貌双绝。

也因此,不少大户人家纷纷找媒婆登门来求亲。

只是,辛善夫妻二人想着女儿还小,况且夫妻俩膝下无子,有心招一个上门女婿,故而一一婉拒了一众提亲者。

瑶琴也很乖巧懂事,知道爹娘的心事,也答应觅个上门女婿,以后一起供养爹娘。

本来,一家人过得团团圆圆,开开心心,哪知祸从天降。

有一天,阮氏娘家找人带信来,说是阮氏的母亲病重,恐怕不久于人世,让阮氏回家去探望一下。

辛善听妻子一说,决定带着女儿一同前往。

于是,一家三口收拾了一番,家里的生意则委托一个要好的朋友帮着打理,随后雇了一辆马车离城而去。

阮氏的娘家有些远,差不多三百余里,而且有大半是山路,路上最少得走三天。

第一天还算顺顺当当。

可第二天下午时分,却出了事。

当时,路上还有不少行人与马车,按理是不应该有事的。

偏偏,也不知打哪里窜出几个流匪,恶狠狠挥舞着刀追着百姓抢劫。

一时间,路上的百姓乱作一团,四散而逃。

辛善雇佣的那个车夫吓得连马车都不要了,跳下车便往附近的山坡边跑。

辛善也吓得赶紧拉着妻子和女儿跳下马车跟着逃命。

毕竟这些个流匪都是没人性的,他落到对方手中大不了把细软全部交给对方保命。

可要是妻子和女儿落到对方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的场面十分混乱,甚至还有一些路人竟然趁着这个机会混水摸鱼,抢走别的人包裹夺路便逃。

一时间,奔跑声、打斗声、哭喊声连成一片。

混乱中,瑶琴竟然与爹娘失散了,但她又不敢大声喊叫,也不敢四处去找。

她躲在一处茂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