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2 打破第四面墙(1 / 3)

不得不承认,因战争而繁荣,“大发国难财”的第三帝国,从占领区掠夺的财富在柏林城下堆积出“璀璨的盛景”。

而在第三帝国的宣传机器“粉饰”之下的,除了犹太人的血泪,还有整个欧洲工业化的积累。

别忘了,为了打这场统一欧洲的战争,实行严格配给制的第三帝国民众,家家户户都“勒紧了裤腰带”。于是乎想要一夜成名,成为柏林电影明星,实现阶级跃迁的俊男靓女们,在1943年实在是“多如过江之鲫”。

那些吃一口都觉得是“奢侈”的顶级美味,香槟、巧克力、鱼子酱,堆满了整个发布会场。就连身穿制服的女招待也是清一色的金发碧眼,朱唇玉面。战时的紧俏物资——尼龙丝袜、蕾丝手套,更是日耳曼女郎们的标配。

只要是元首大人出席的场合,就一定不能混入犹太血统。而金发碧眼据说是雅利安人最醒目的种族特征。

这也是为何30、40年代的柏林电影圈,会乐此不疲不断从北欧引进女明星的原因。论金发碧眼,北欧女性冠绝欧陆。

作为特邀嘉宾的两位“第一夫人”和各自率领的“柏林名媛团”,全程列席了电影的发布会。饶有兴致的聆听了各路记者们层出不穷的“角度刁钻”的问题,以及主席台上以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为首的《大战役》团队妙语连珠的巧妙回答。

不时引来阵阵掌声的大礼堂内,镁光灯伴着笑声不间断的闪烁。这一幕幕远离战火,脱身苦难的“璀璨盛景”,让坐在台上的10位“sa3姐妹团”的德意志大明星,都难免心生恍惚。如果不是提前获得了跳出剧情时空的高维视角,沉浸在原初角色的剧中人,又有谁能抵挡得住“名利”二字的诱惑。

“莱妮导演,请问这场实景拍摄,号称战争纪录电影的《大战役》,是否对西西里反登陆战的局势,产生了正面影响?”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电影是一种艺术。即便号称‘纪实电影’也并不能等同于真实。因为主观的‘镜头语言’就已向观众预设了立场。随着镜头的推进和剧情的展开,电影创作者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无论是‘情绪’、‘思考’还是‘信仰’,都充满了无法抹除的主观色彩。如各位所见,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共同创造。当然,在‘鲜活的个体’中也有情绪饱满充满激情的‘电影人’。”

“莱妮导演,都说电影无国界,但您又说‘镜头语言’是电影人的主观,这是否矛盾。”

“众所周知,将电影定义为继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建筑这六种传统艺术之后的第七艺术。这个观点最早由意大利的电影艺术家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提出,他在《第七艺术宣言》中首次将电影称为一种艺术。就此我认为,电影无国界的本质是‘艺术的共鸣’。电影‘镜头语言’下的剧中人物的悲喜能够打破‘第四面墙’,引起观影者的普遍共鸣,是超越了语言、文字、种族和信仰的‘电影无国界’最朴素和最直观的内涵,也是电影人的毕生追求。至于电影人的‘镜头语言’显然是继承了语言、文字、种族和信仰的主观立场。彼此之间并不矛盾。”

&nurth all),简称“第四墙”,最初属于戏剧术语,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它可以让观众看见戏剧中的观众。在剧院中,第四面墙存在于舞台结束和观众开始的空间中。其他三面墙分别位于舞台的左侧、右侧和后部。相应的,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第四面墙就存在于银幕和屏幕前。

从另一个层面讲,观众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出现,构建“戏中戏”的场景,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打破第四面墙”。1987年,美国著名电影和戏剧评论家,从1969年至1990年代初期一直担任《纽约时报》首席电影评论员的文森特·坎比(v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