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爱才之心(2 / 4)

扔到半导体上打水漂呢。

傅松苦笑着摆摆手道:“你们俩合起火来给我戴高帽,我可不上当。刘老师,我没你说的那么高尚和伟大,我本质上是个商人。

商人嘛,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不赚钱的事情可以偶尔做做,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一件不赚钱的事情……。

呵呵,我脑袋又没进水,怎么可能呢?再说就算我脑袋被门夹了,愿意去做,我也得有这个资本啊!

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动辄上百亿的投资,我一个人再有钱,也禁不起这么折腾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刘克莉疑惑道:“傅总,听你的意思,你很有信心能在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没信心。”傅松摇摇头道,“就像你刚才说的,国内的市场太小了,而且……,怎么说呢,国内有些人好像不太希望看到国产半导体自立自强。”

作为国内第一代it记者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克莉是国内it记者第一人,自然清楚傅松的意思。

所以她只是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岔开话题道:“1989年年初,我在一篇回顾类的报道中总结了国内it产业的一些问题。

我现在还记得其中的几个数据,1988年,我国计算机产业固定资产仅8.3亿元人民币,在538个企业事业中,软件信息服务业有392个,制造业有146个,17万名职工中有8万名硬件工程师。

当时我国硬件制造企业,包括全民、集体和个体性质的,有小型机装配线10条,微机装配线21条,磁盘装配线9条,软盘装配线11条,显示终端装配线6条,打印机装配线6条,pcb装配线12条,其他外部设备装配线10条。

这些家当加起来每年能够生产百亿人民币产值,然而1988年我国计算机产业年产值只有2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22亿元人民币,加上进口计算机设备,那一年国内计算机市场实际只有40亿人民币。

我分析出这些数字组合起来后就有两个明显的不等式:资源大于产值,市场小于销售。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90年代中国计算机产业要想生存,它的运动轨迹必须向国际转移,引进来的同时,还要大胆地走出去。”

“刘老师,这么多数据你还记得这么清楚啊,佩服佩服!”傅松对数字一向不怎么敏感,觉得记各种数字比背文言文还难。

刘克莉笑道:“这些数据我每年都会更新,更新的时候顺便做一些分析,所以虽然过去了四五年,但基本上每年都要复盘一两次。”

傅松感慨道:“刘老师,你只通过数据分析就能得出这个结论,我由衷佩服。国内的市场太小,那就只能去国外抢食吃,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坚持远望科技出海的原因所在。”

刘克莉不解道:“既然你没信心,为什么还要做呢?是什么支撑着你?”

这句式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

傅松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央视一姐董小姐深情并茂地问道:“傅先生,您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我想必然有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你,请问这是一种什么信念?”

哎呀妈呀,尴尬癌都要犯了!

傅松忍不住打了个冷战,然后用玩世不恭的语气道:“当然是为了钱啊!”

刘克莉:“……。”

哗啦一声,她感觉自己的心碎了一地。

她刚才想过很多种答案,比如不蒸馒头争口气,或者为了不被国外卡脖子,或者为了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甚至为民族争光,等等。

这些她都可以理解,也觉得很正常,但她万万没想到,傅松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大大方方地告诉自己,他是为了钱!

这相当政治不正确!

他就不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