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五年计划,明确目标(上)(1 / 2)

李元喆定下的目标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与传说无异。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后世的辉煌。

李元喆前世是个社畜,却不妨碍他认知自己所在的世界与国度。

他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美好时代的,即便是在后世的世界,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做到他所说的那种祥和富足,许多地区因为动乱人命如草芥一般。

他深信一句话。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正是因为有一个强的祖国站在背后才能有十几亿人的安稳生活。

想要让唐百姓也享受到他前世的安定富足,就必须要把唐打造成为不惧任何挑战的存在。

他有信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建立起这样的世外桃源。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高台起于垒土,以唐现在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可做不到他说的那些。

归根到底还是要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积小为。

嗯,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

李元喆在朝会结束之后召集了三省六部的主要负责人在久未开启的太极宫御房中商讨了五天的时间,到接待各国使者的宴会结束,朝廷对外宣布了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是李元喆参照后世的做法将唐未来的发展进行量化后推出的一项朝廷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考核标准。

计划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农牧业和渔业发展目标。

一、唐要在天帝十年年底前完成一亿五千万亩国有基农田的开辟、赎买和规划,保证在未来人口达到四千万时都不用担心粮食的生产和供给问题。

二、五年时间里,由朝廷牵头,在唐全面铺开高产作物的推广和普及,用高产作物逐渐替待原有的低产作物,进一步提高粮食的总产量,让唐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一吨。

三、改造北方草原上的草场,面积引种优质牧草,用李元喆从其他世界引进的优良牲畜品种改良土的牲畜品种,进一步将草原上的游牧向定点畜牧引导,用一定范围内的规模养殖取代传统的游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草原牧场对内地市场的肉类、皮毛和奶制品供应。

四、鼓励内地个体农户种植各类蔬菜,建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小规模饲养猪、羊、奶牛、耕牛等牲畜,以及鸡、鸭、鹅、鹌鹑等家禽,扩内陆地区的淡水养殖规模,以满足百姓对肉蛋奶和蔬菜的需求。

五、在不适宜生产粮食作物及畜牧养殖的地区,根据当地的土地和气候情况发展茶树、桑树、果树、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建立并试点建设几个茶叶、药材、桑蚕业等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百姓指出一条新的出路。

六、开放沿海地区的近海捕捞,鼓励私人出海捕鱼,在渔业丰富的地区建立一批海产品加工厂,向内陆地区海产商品。

七、在西域和关中、河南道、河北道等地建立总计两百万亩的棉花种植区,用物美价廉的棉布取代百姓穿了几千年的麻制衣物,同时普及棉花种植还能给北方的百姓更好的御寒装备。

五年计划中的农业部分的总目标是五年之后,让所有唐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能达到每人每年二十斤肉食,十五斤蛋,一百斤蔬菜,五十斤水果和五斤海产品的摄入,吃饱穿暖之余让唐人的体质能有一个较的提升。

第二是工业和基础建设方面。

一、继续增加国内高速水泥路的里程,五年内要让唐的水泥路里程翻倍,将所有的府级单位和部分县级单位连接起来,加强各地的沟通,促进各地的人员和商品流动。

二、五年内修通长安至洛阳的铁路,将唐最重要最发达的两座城市连接为一个整体,为工业从关中向全国的扩散做好准备。

三、将天帝河与关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