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出塞(2 / 4)

不过也正因为此,这里有连绵长城防守,也使的这张家口既是军事防御重地,却也成为交通、贸易的要地。

清水河穿越东西太平山间的水口,穿越张家口城,一路向西南流,也成就这片风水宝地。

有山有水有盆地平原,就是个塞上好江南。

阴山山脉在这里成了天然界线,长城内外,便是坝上坝下,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

在明初,这里人口不足,朝廷也是通过从山西征调卫所的余丁过来定居屯耕,而如今这里经过鞑子的蹂躏,却仍然迅速的恢复。

做为重要对外贸易商埠,这里的自我修复能力惊人。

腾机思等归附蒙古部落一次次的前来贸易,还有许多富有冒险闯荡精神的汉商携货出关,也让这里日新月异。

“告诉腾机思,远来辛苦,先在关外休息,明日朕再召见他。”

“陛下,腾机思野心不小,须小心提防。”

朝廷虽然对最早反清的苏尼特部大加封赏,可也并不是就完全信任他们。

“马卿,腾机思兄弟最近不安份吗?”朱以海问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

“回陛下,腾机思自被陛下赐封,将他们内迁到坝上后,十分强势,他们打着为朝廷征讨叛乱的旗号,四处攻掠其它漠南蒙古诸部,如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的阿巴噶部,就被他们多次攻打,被掳走许多牲畜牛羊和人口,另克什克腾部、翁牛特部、四子部落等都被他攻打劫掠。

此人因屡屡得胜,便已经有些膨胀,总到处宣扬他是蒙古雄主达延汗的六世孙,一心喊着要恢复祖上荣光。”

朱以海听了也只是哈哈一笑。

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是达延汗的七世孙,所以论辈份腾机思算是林丹汗的族叔。

但是,当年达延汗中兴蒙古,统一各部后,派自己子孙去各部当首领,所以漠南漠北的蒙古诸部首领,除了喀喇沁部,其余部落首领全都是达延汗的子孙。

他笑指着关外那些牛羊牧民,“朕听说苏尼特一词来历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以前游牧在贝加尔湖南面,好奇心强,善于猎奇?”

“有多好奇?”王之仁倒是也好奇了。

首辅文安之则道,“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曾将整个蒙古汗国分为东西两翼,把人口按兵力划分为十、百、千、万为户,共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九十五名立功将领,为蒙古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而获得划地赐名,其中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第五位,苏尼特以前地位很高。

后来部落南迁到张家口以北地带,属察哈尔八部鄂托克之一个,林丹汗时期,当时西部三万户叛乱,东部科尔沁、喀喇沁投清,林丹汗征讨西部三万户时,察哈尔部的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四部北迁,脱离察哈尔。

苏尼特迁往杭盖时分为左右两翼,由宝尔海楚胡儿之子塔巴海达尔汉和硕齐统领苏尼特左旗,由宝音之子朝尔洪台吉首领苏尼特右旗。

腾机思兄弟,便是塔巴海达尔汉和硕齐之子。

林丹汗死后,其妻子和儿子降清,整个察哈尔归清统领,苏尼特左部不久也主动降清,满清建苏尼特左旗,实行王旗制度,鞑子封腾机思为札萨克多罗郡王,并将一位郡主下嫁,封他和硕额附,还诏许他的王爵世袭罔替。

后来右翼也归附,腾机思堂兄叟塞,号巴图尔济农,归附后诏封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也世袭罔替,掌右部。

虽都是达延汗六世孙,但腾机思却更有野心,所以很早他就反了清廷,北迁去漠北投喀尔喀反清,后来还上表拥明,联明抗清。他的堂兄则没这野心,一直留在原地,在济尔哈朗不战北逃后,也跟着北迁去了。

历史上,清廷在顺治初一战定江南,腾机思兄弟叛北,引喀而喀联军南下,结果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