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今日头条(2 / 3)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238 字 2022-07-30

罢,其实不过是吓怕了,这些都是为求自保。

而对张二牛等许多百姓来说,他们为什么也还要上缴皇粮,交义仓粮呢?也是有不少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之前士绅地主、以及鞑子等侵占了许多百姓的田地,现在大明一兴复淄川,这些地都退还了。

其二,以前百姓因为赋役负担太重,不得已投献士绅,把自家的地寄到他们名下,给他们交租,以逃税避役。

现在税赋轻了,士绅们也被迫把这些地还给百姓名下。

百姓也会算账,以前逃税投献士绅,负担减轻了许多,但现在拿回地直接交地丁银,顶多十税一,比寄名投献又能少缴许多。

不给朝廷交,怕士绅再来收租。

再则。

一些百姓觉得完全免去过去积欠,今年全免,觉得不真实,不踏实,总担心后面又会来征收,想着干脆现在缴了,现在征的还低,万一回头再来征,估计反而要连本带利了,以前都这样搞,大家也搞怕了。

所以缴了还踏实。

当然,也是因为现在确实情况变好了,大家也真心愿意缴这地丁,毕竟比较合理也不算多。

综合种种情况,淄川现在出现这么一种特殊的情况,然后顾咸受他们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乐的顺水推舟,东林复社出身的他,还立马给奉天这边写信,把这事告诉他们。

于是四公子便也抓住机会,搞出了这么一出特刊头条。

事情很复杂。

但对于看报的无数官绅士民来说,他们没几个真正能知晓其中详情的,他们看到的只是报纸上的这些,虽然这些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但就算再号称公正客观的新闻,其实他也是有自己的立场、角度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仅从宣传来看,这期复兴报是搞的非常成功的,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对朝廷当然也是有利的。

甚至能对其它地方的形成这么一个榜样作用。

朱以海提笔,在报纸上写了几句批语,给予了赞赏。

·······

皇帝赞赏后,朝廷也立即对淄川发生的事情给予了表彰。

顾咸受甚至因此记了一功。

皇帝还给顾咸受赏了两件新官袍,浅绯袍。

顾咸受原来已经是正五品官,深绯银鱼,但贬为七品后,只能穿王八绿了。但现在皇帝特给他赏了两件浅绯袍,还赐了银鱼符。

这就相当于恩赏五品待遇了,表示非同一般的恩宠。

虽然没恢复他五品官职,可这表态让顾咸受干劲十足,本来有些失落颓废,现在也是精神抖擞。

他立马召集了全县乡绅、官吏,向他们传达了皇帝对淄川近来表现的赞赏,然后指示大家,要不负圣恩,要继续下去。

全县动员,大干特干。

顾咸受让县乡组织了许多表扬队,给那些纳皇粮捐义粮的地主百姓们敲锣打鼓的送花挂牌。

一面小牌子,一朵大红花,也不值什么本钱,但这般吹打一番,就立马不一样了。

尤其是顾咸受还公开表明,现在县里收回了不少田地,这些田地按朝廷指示,也要变价发卖出去,但要购买得有资格,大明军人优先,然后官吏百姓等。

没有功名、勋爵的百姓,一丁最多可以拥田十亩,而大明军人御营兵可拥三十亩,省营兵可拥二十某,乡团练勇可拥十五亩。

衙役县吏可拥十五亩。

成为童生的,家里每丁可拥十五亩,成为秀才可拥三十亩,成为举人可拥五十亩,成为进士,每丁可拥百亩。

有官职、勋官、爵位的,还各按级别增加拥田额。

这个特指田额,就是可以合法拥有田地上限。

如果仅仅是平头百姓,那么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