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伐(2 / 3)

的,直接发给妻儿子女,没有成家的给父母或是兄弟,而外地的兵士,则先存在营中账上,等回头便派专人送回士兵家中,或寄送过去。

当一锭锭银子真的就发出去时,小小的眉山寨还是很受震动的。

毕竟如今可是末世,那些营兵、卫军们都多久没正经领过粮饷了?所谓的优养优抚就更无从谈起,连行粮、赏银都难兑现,现在鲁监国居然直接战后就发抚恤金了。

这带来的第一个后果便是,眉山寨中的年轻人全都积极报名参军,甚至半天后,附近的村寨百姓,年轻人也都赶来报名了。

许多人既为这厚饷而来,也还怀着对鞑虏的恨而来,这次鞑虏突袭,周边村落就有上千人死在鞑子刀下,许多人都与他们结下血海深仇。

张世勋很快就招满了一营人马,最后朱以海的那四营也都补充了许多新兵,还是有很多年轻人要报名参军。

见到如此热情,朱以海也打算多招点兵。

于是干脆旗手营和世忠营都扩建一营,最后又让勇卫二营和镇标、神机也各扩一营,原本来时四营,现在却成了十营人马。

直接膨胀到了一万兵马。

军中携带的武器装备不足,新兵们就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拿着削尖和木枪和竹矛做武器。

武器虽不足,可士气却极盛。

眉山寨外的路边上,那几百个真假鞑子的首级插在一根根削尖木桩上,极大的振奋人心。

黄宗羲、冯京第这些余姚本地士族,更是积极的捐献家产助军,连刚经历了一场兵灾的眉山寨几大家族,也都慷慨捐钱捐粮。

火绳枪、抬枪、弓箭、长矛、砍刀等自制武器,也都捐献给鲁监国殿下。

四营变十营,朱以海采用的扩张方法是直接把一营变成两营,一营分出两哨出去建新营,然后各以两哨人马做骨干,再一哨变两哨,两哨变一营。

一时间,几乎所有军官都升职了。

什长变队总,队总变哨总,哨总变营官。

连普通的士兵甚至都由三等兵升二等兵,二等兵升一等兵。

这种人人升官晋级,带的整个营地都更加沸腾激昂。

虽说这样一来,战斗人直线下降,但朱以海觉得这种办法才保证最短时间内,新成立的营头能最快有战斗力。

不过一变二,也是朱以海暂时能接受的极限了,四营战兵本就只三千二,现在一再扩充,直接就飙升到一万了,翻了好几翻。

不仅有经验的军官稀缺,老兵骨干也严重不足,更别说军械粮饷了。

今日一战斩杀俘虏鞑子近三百,缴获了部份马匹、衣甲、武器,但不过杯水车薪。

倒是这些衣甲器械都很精良,尤其是那些鞑子们的装备,十分上乘,朱以海便直接先补充进旗手一营了。

旗手一营是朱以海要重点打造的亲军,有好装备自然要先可着他们。

他现在几营人马,最缺的还是战马,以及擅骑射的骑兵,今日没能全歼鞑子,也是因为骑兵不足,追之不及。

外面大家各自忙碌着。

朱以海在寨中大户家中休息,受伤的黄宗羲等也在此养伤。

“审讯得知,这支鞑子是从对面海宁过来的,因为最近宁绍台诸地纷纷出现义军,江北的鞑子一时有些对这边摸不清状态,就派了几支人马过江来侦察,咱们碰到的这支正是从海宁乘船渡海而来的。”

张名扬跟朱以海汇报审讯的结果,“得到一个意外消息,钱塘江北的海宁卫,居然还没被鞑子占领,营官守备郑继武、所官千户朱大纲,同僧顾隐石等合兵拒守,甚至还在不久前阵斩了来犯的伪将王登宣。”

“而钱塘江西面北岸的宣阳,原已被鞑虏攻占,虏帅派降将郎金斗带兵镇守,于公乃派副将刘穆率部乘夜突袭,得到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