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改革科举制度,羞辱国子监人(二合一)(2 / 4)

治民,仗剑行天下,乃至有敢请缨独自去敌营降敌者,甚至有仅率数十人便灭一国者,可如今我大明看不到多少这样的儒士,难道说我大明的儒士已不能成为文武全才?”

说着,朱由校就道“眼下是天启十三年二月,明年正好是会试殿试年,就从明年的会试、殿试开始,参加会试的举子都得先进行一轮武试,先测试体能和射御,不达标者,倒也不是说直接放弃不用,依旧可以参加文试,但中第者,需单独归为一类,作为明经科,不再入进士科,以后只能做文史编纂、教书育人、农医百技、钱粮调度这类非军事内政实权衙门的官职,武试与会试皆合格者才可为进士科,并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而作为未来帝国核心人才储备。”

“也就是说,今后文科举皆要有武试,不但会试如此,殿试也如此,乡试也如此,院试乃至县试、府试、科试皆如此,这提学官得增加一名,不能只有提学的文官,得有一名提学的武官,不然如何考,着令枢密院于京中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武官中选出优秀者,为地方按察副使,提督学政,选学政武官这事就让卢象升负责吧。”

至此。

朱由校终于向科举制度开了刀。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

朱由校从鼓励士子通过讲武堂进入军中任职后,就造成了文武不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使得许多加入武臣阵营的士子对武事已经没那么反感。

尤其是在这些加入武臣阵营的士子成为新的勋贵后,他们的立场也就发生改变,更加的希望能让自己这些武勋参加更多的朝政之事。

所以,卢象升才在这个背景下,因为国子监士子战斗力不行,而想到加强士子的武能训练。

而现在文武双全的人才储备也比较多。

毕竟讲武堂兴办已经多年。

所以,朱由校现在改革科举制度,文科举也要经过体能考试与射御考试,也能有足够的文武全才去执行这件事。

“哎哟!这些皇家书院的混账,哪里是读书人,一个个如此野蛮!”

全身缠满纱布的冒襄一边惨叫着一边向其他国子监士子咒骂着皇家书院的士子。

“就是!这些阉人走狗,一个个学问不怎么样,但行为去粗鲁的很,真是有辱斯文!”

张弼明附和了起来。

而这时候,侥幸因临时去拜访亲友而没有同国子监其他士子一起去学部衙门闹事的国子监士子吴中奇,此时来了冒襄等养伤的医馆,说道

“你们听说了吗,刚刚大内传出诏旨,说要在文科举里加入武试,明年会试需先靠体能和射御,至于体能不知道是考哪些,但射御无疑是射箭和骑术,说是不合格者,即便在会试中的文试中第不进入进士科,而进入新设的明经科,以后明经科录取的,皆不能担任政事堂、内阁、枢密院、各部院寺以及各布政司、府州县正堂官!”

“什么?这岂不是大不利于我南方士子?谁不知道我南方士子大多不善骑术,不善射御,这定是哪个北方大臣出的馊主意!”

冒襄当即没忍住,怒喝起来,然后又不由得因捂了捂因说话太激动,而被扯痛的脸。

“是卢枢密进的言,圣上没多久,就准了他的奏。”

吴中奇说道。

“卢建斗?!”

“他这是要做什么,自甘下贱,进讲武堂,加入武臣序列不说,如今又要断我南方士子的运势,他自己也是南方人,怎么就提出这样的建言,他就不怕被乡梓戳脊梁骨吗?啊!”

张弼明也激动地大喝了一起,想要站起来,跳脚大骂卢象升,结果一下子扯到了刚刚被接好的骨,顿时疼的龇牙咧嘴,不由得道“还有皇家书院那帮兔崽子!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可恶!”

“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射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