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们华夏是在复兴(2 / 3)

术人才,工资什么的都好说,同样按照普小、普中这边的工资待遇水平,完全解除大家到这里任教的后顾之忧。至于招生方面,我这个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并不是完全免费,但也能算作义务教育的范畴,我相信很多适合的家庭,都愿意让孩子到这里学点技术出来。另外还有一个方式,我已经和我老师他们沟通过了,劳动部门会有相应的政策出来,未成年或者失业群众,均可获得国家的学习补贴,定点到咱们的学校来,生源我倒是怕太多,学校反而装不下。”

杨正东琢磨了一下回答说。

教学模式这个,他一早就跟系统沟通过了。

他虽然前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制作不出教材、教学来。

但是辣鸡儿系统,现在的定制功能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需要付出相应的声望罢了。

他这半年努力攒了不少的声望。

就是为了这将这套模式定制出来。

在杨正东的死缠烂打之下,系统破例让他看了一部分的内容。

可以说定制出来的各专业教学模式和内容,完全是前世职业教育集大成的作品。

就算放在前世,也不见得能够有学校做出来。

那些以职业教育闻名的国家也不行。

教研、教学、实践、课堂都包括在里面。

只是价格也很美丽,直接都是以万或十万起步。

他的那点声望,想要快速的将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完善。

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激活系统的随机任务。

比如说成立学校、学校招生开业等。

这些都是随机任务的触发方式。

也是快速获得声望值的好方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这批老师过来。

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系统一定会给一些声望奖励的。

学校建成开业之后,也会有一批声望的奖励。

还有他的教辅,都是未来的声望来源。

有了声望,系统只要不是那么黑心坑他。

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够将他想象的完善体系定制出来。

这就是他开办这么多学校的底气所在。

未来希望基金会的‘希望工程计划’,也是基于这种模式。

向全国的贫困地区复制,正常学习上大学的上普惠学校。

没有意向读大学的,就到学校学一门技术。

未来虽然工种比较辛苦,也可以保证不会在时代大潮下被淘汰掉。

“我发现你真是个天才啊!既然这样的话,我这边也帮你在县里和市里申请政策,如今经济社会大发展,临川也会进入大建设时代,所需要的技术工种多种多样。我们也会有些政策,刺激一下大家学习技术的热情,争取让你多招点学生。”

钟任眼睛一亮,果然这顿酒没白喝。

到底还是让他等到了机会,这是双赢的好事。

既推动了教育发展,也为后期的经济建设了人才。

只是一些政策和优惠,最多出点钱支持下学生,完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这意思是我学校的学生出来,你就包分配了对吧?”

杨正东笑着问道,他正是打的这个主意。

“你要是真能培养出人才来,我给你包了也没什么问题,咱别的不占优势,资源还是有的,各行各业都能给你拉开校企合作。只是你得保证教出来,别回头折腾半天,教出来的学生要水平没水平,还不如人家用几年功夫去工地学得多就行!”

钟任将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眼见为实吧,等学生出来你好好看就知道了!”

杨正东笑着卖了个关子。

开玩笑呢这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