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敬佩之人(1 / 2)

战国头号霸主 加石更 2322 字 2020-12-18

晨起的操练之后,趁着大军煮食的空档,全旭急匆匆的找到了守在城墙上观望的公孙衍。

远远的看去,公孙衍趴在墙头,遥望着城外营地的方向,从那侧脸隐约可以看的出来,其看的很是入神。

————

“先生?”来到近前,全旭一手压在剑柄上,轻轻开口。

“哦。全将军来了!”公孙衍转头,挤出一个笑脸来。

也正是此时,全旭看出公孙衍的笑脸上,透露着一丝丝的疲惫。

往城外看了眼,全旭迟疑片刻,沉沉的问“好好的,为何要将城中的一万兵士调到城外扎营呢?”

“上将军奏请大王,想要调动都城的三万甲士协助伏击,但相国派人来说,大王拒绝了。”

“这与调集一万兵士出城安营扎寨有何关系?”

“常言道,兵不厌诈。”公孙衍呵呵的笑着。

全旭却还是不明白,睁大双眼望着其。

伸手指了指阶梯的方向,公孙衍示意下城,并且头前走去“大王虽不曾答应动用那三万甲士,但却答应让三万甲士来殷城晃了一圈。昨夜天黑时又回了大梁。”

“紧接着,相国说服大王全城戒严,战事结束前不许进出。如此一来,三万甲士究竟在梁还是在城外营地,赵军细作便不好摸的透彻。”

踩在台阶上时,公孙衍回头看了眼“吾让一万兵士连夜搭建起足够三万大军暂居的营地,用来迷惑赵刻。”

至此,全旭总算是明白过来。却有些担忧的眨眼道“先生还是想伏击赵军?”

“对。”公孙衍搓着双手,不容置疑“吾总感觉这是个机会。而且上将军也同意了。秦军已经撤回秦国,赵国收兵的可能性很大。”

“那若是,赵军没有选择撤退呢?后续的赵国大军依旧选择出兵又该如何?”

“这些吾也想过了。”

下了台阶,二人往议事堂的方向走着。期间公孙衍继续说道“今日入夜后,吾会将大营的兵士全部调离,还要带走一万青壮。到那时,大营只留守数百人维持假象,实则就是片空地。”

“等到了伏击地点,吾会严密观察赵国大军的动向,倘若赵军继续出兵,会第一时间通知将军。将军便带人回守大梁吧!”

“这么做,大王知道了会同意吗?”全旭不禁问道。

“大王虽然倨傲,却也是明事理之人,应该不会怪罪才对。”

低头踏上青石台阶,走过拱桥,公孙衍目视前方,道“上将军会尽快赶回。若赵军执意不退,吾等可袭扰其粮道,赵军不可能一直耗下去的,最多也就是伏击的计划失算。”

听到这里,全旭突然往前迈了一大步,躬身行了军礼。

这一太过突然的举动,以至于公孙衍在一瞬间懵了,连忙回礼“将军这是为何?”

“全旭生性耿直,不喜藏着掖着,跟随上将军也有些时日,做事无不是尽心尽责。但先前,对上将军任命先生为此地主将吾颇有不服,可今日算是服了。”

“上将军能够如此看中衍,乃是衍今世福分。其实吾也明白,在军中无功劳,身居高位难免让军心不稳。将军所言皆是人之常情,吾能理解。”

“先生莫要误会。”全旭又是一礼,很是认真的道“若是上将军任命吾为此地主将,吾一定会按照上将军所言,宁愿暂时舍去数座城邑,但一定尽可能的保全实力,等待大军在河西得胜归来。可却不会像先生一样在这种局面下想到各种稳妥的制敌谋略。”

“上将军算是吾此生见过的一位奇人,故而打心底里佩服。先生在今日这种局面下却还能想到办法来制敌,全旭此时也是深感敬佩。先生如何想,便如何去做吧,殷城的事,吾会安顿妥当的。”

盯着全旭那真情流露的双眼,此时此刻,公孙衍只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