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惠施终于发力了(1 / 2)

战国头号霸主 加石更 2315 字 2020-12-17

赵国邯郸。

深夜的书房里,赵侯同样在和相国大戊午秉烛夜谈。

“河西局势陷入僵局,倘若此时攻魏,魏王是否会对秦国服软?若是魏国对秦服软,吾赵国岂不是得不偿失?”听完大戊午对秦魏河西之战的汇报之后,赵侯凝神问道。

大戊午却是拱手笑道“魏王向秦国服软,让出河西的可能性不高,特别是眼下魏军在河西已经取得了一定优势的情况下。”

“哦?相国可否详细道来?”

“以魏王的秉性,吾赵国大军只要不逼近大梁,其就不太可能向秦国求和。”

面对疑惑的赵侯,大戊午才全盘托出,道“君上若不放心,待吾大军兵临殷城,可派使臣到大梁面见魏王,要求魏国割让殷城等地二百里求和,并趁机让魏国签订盟约,共同抵抗秦国。如此,自然可以洗刷当年的耻辱。”

“以魏国眼下的困局,若不向秦国求和,必然会答应君上的结盟。可若是向秦国求和,对魏国来说就是河西七百里土地的丧失。相比之下,君上的条件对魏国的局面来说并不过分。”

“相国此计甚是。妙哉,妙哉呀。”赵侯眼前一亮,接连夸赞道“如此一来,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二百里土地。”

说罢,还是一副欣喜之色,忍不住的连连点头。

……

魏国大梁。

端坐着的惠施不由得一声轻叹,那挺直的身板也自弯了下去“公孙衍和全旭两位将军,已经按照太子的吩咐,召集了青壮在殷城驻守,倘若只有这四万赵军,倒是不足为惧,可眼下赵国境内又在聚集兵马。”

“大王若执意不肯求助齐国,恐怕只有死守大梁,等待太子从河西归来了。”

柔和的月光透过窗棂,将摇曳的树影洒在几案上。

魏惠王犹豫着,犹豫着!始终没有定下心来开口。

惠施眨巴了两下双眼,神色看上去倒是平静了许多“虽说太子在河西多有胜仗,可魏国的国力已经不可和秦国相比,倘若拖下去,一旦河西战事久不能平,亦或者,大梁的粮草消耗一空,大王可想过该如何是好?”

魏惠王抿嘴,低头。也许其心中认可了惠施的一番言语,可仍旧是一言不发。

就这样,君臣二人沉寂了许久,惠施见魏惠王没有离开的意思,也就空出时间,给其思考。

魏惠王则是听不到惠施说话,心中反而逐渐变的空洞,没底气,不安起来。

魏王狂傲自大不假,可却是不傻,对眼下魏国的情况肯定是知道的。

烛火悠悠。

明亮的书房中,却只有滴漏的滴答声。

不知过了多久,魏惠王才深吸一口气道“倘若太子能够在河西赢了呢?也许,再过两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不是?这人,总不能一直想着坏处吧?”

最后一句说出来,魏惠王忍不住的深吸口气。

虽说这是在自我安慰,可从其越发凝重的脸色来看,这魏惠王的心中,肯定还是没底气的。

惠施眨巴着双眼,低头,无声的苦笑着“大王所言,自然也有可能。太子自马陵一战归来,在军中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国的功劳,都是有目共睹,臣相信太子。”

“可大王是否想过?秦公和魏国历来有深仇,河西之争上百年,如此恩怨,岂是说放下就放下的?”

“可当年,秦公还是让那公孙鞅携公子前来叩拜大王,甘愿尊魏为王。时机不到,秦公便屈身守分,不曾有过任何逾越之事。”

话至此,惠施逐渐的将头抬起,目视魏王,却是话语沉重“秦国西陲之地,历来被中原诸侯当成是戎狄,化外之地长大的秦公尚且知道屈伸,大王为了魏国,一时向齐国屈身,又有何不妥?”

“此……”魏惠王方一开口,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