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陕北行(2 / 3)

位于毛乌苏沙漠中南部,长年被风沙困扰。前几年省里搞扶贫把一部分人迁到县里去了,留下我们负责治理沙漠,县里每个月会给我们发800元。”吕德彬说到。

“你们村还有多少人,除了治理沙漠县里发的补助,还有什么收入没有?”张国栋问到。

“我们村总共还有13户54人,孩子有16人平时都在县里、镇里上学,去年年底我们在沙漠找到一些沙荆棘可以卖到网上,卖点钱。”对方高兴的说到。

可以看的出沙漠东西可以在网上销售他心里挺自豪的,张国栋抗老吕德彬就像20年前带队里人外出收麦的自己,那时候他心里算是怎么让村里富起来,让大家日子不再那么苦,吕德彬现在也是一样。

“那你找我是想做什么?”张国栋开口问到。

“你是咱们秦省能人,我们县里都说你见不得老百姓吃苦,有问题你肯定能帮我们的。”对方着急的说到。

张国栋没有说话,示意对方继续说,他想要考验一下对方,如果对方自己都没有奋进的心思,要扶也扶不起来,他喜欢心中有目标的年轻人。

“我从网上查阅我们村属于咱们国家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区域之一,这里种的水果要比其他地方甜很多,尤其是葡萄,我们这里以前也是种过普通,不过后来沙漠来了就不再种了,我们打算让你帮我们建一个葡萄园,我们种出来葡萄卖给农百汇,大家就能脱贫致富了。”

吕德彬高兴的说到,看来他来先张国栋也是准备了不少。

“葡萄园建多大?你们多少人如何负责?你们都去种葡萄了沙漠还治理不,你们村多少人是和你一样这么想的?”张国栋丢出几个问题,对方显得有些手续失策,他是想让张国栋去他们村开公司,可是其他的他却没有想过。

“我投资你们村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现在你们村的情况我也知道,今天种的葡萄树明天很可能被风吹得什么都不剩。”

张国栋如此说,就想看对方的反应,他是佩服那些一辈子为了绿化沙漠而奋斗的人,后世多少人治理沙漠一辈子,多少人牺牲在沙漠里,如果吕德彬真心为了自己的家乡,张国栋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我们可以先从村子周围搞,我们村从97年就开始植树造林,已经有不错的成效,村子周围完全有能力建设葡萄园。人手不够我会联系邻村人来,最少还能召集200多个干活的。我们可以空闲了出去再治沙造林,这不耽误事儿,前几天我和搬去县城的一些老人聊天,他们都希望能够回村,和我们一起去治沙造林。”吕德彬想了下说到。

“这个我想我需要亲自去你们村一趟才知道是不是,陕北沙漠化一直都是秦省的一大难题,明天早晨我们一起去靖边县考察。”

听到张国栋说要靖边县,吕德彬很是差异,虽说他们村经常与外界隔绝联系少,但也知道张国栋是华国最盛名的几个人,秦省很多公司企业都是在张国栋的帮助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所有大家对他的感觉是尊敬、崇拜而又亲切的,听到张国栋要去靖边县,吕德彬愣了一下高兴的笑出了声。

张国栋这次去陕北那肯定不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葡萄园去的,当张国栋把这事儿告诉振华投资集团,振华集团与秦省政府联系后,欧阳书记把电话打到张国栋这里。

两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张国栋决定在陕北靖边县毛乌苏沙漠可以建起一个新的种植基地,因为这里沙漠化这几年一直在加速,张国栋在这里建设种植基地,建设工厂不但可以解决当地民众生活问题,还能加大沙漠治理。

如果毛乌苏沙漠土地能够被改造,整个秦省乃至华国的环境都会有所改观,就比如张家岭市,秋季经常会沙尘满天,这也是秦省这么多年一直提倡山沟种树的原因。

解决了毛乌苏沙漠沙漠问题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