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谋划(2 / 4)

,四叔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承东来了?快点进来,你三哥等着你呢!”胡月娥见张承东进来,急忙起身,张萍带着弟弟妹妹把碗筷拿进了屋子里吃,胡月娥快速收拾了桌子。

“坐!”张承林坐下,张国栋连忙送过去一双筷子。

“不错,这肉炖的好吃!这挣钱了大肉也吃起来了。”张承东一边吃一边说到,张家岭只有在过年时候村里才有人杀猪,那时候每家每户才能吃几口肉,平时连肚子都吃不饱哪儿有肉吃。

“肉也堵不住你的嘴,再说我收拾碟子了。”张承东听到张承林说,便只是吃肉,再带着吃了两个大烧饼,一碗稀饭。

“好了,吃饱了!”过了很久张承东吃饱了抹了下嘴,很是惬意的卷起了一根草烟。

农村人抽烟都是用的烟斗或者自己卷,烟是普通的草药加些小烟。

“今年麦子我看了,长势比去年能好一些,交上公粮问题不大。乡上修路的事儿一队怎么商量的。”

“能怎么商量,石头的话大家辛苦一些,4吨黄料石要是有架子车也就2、3个月的活儿,但是要去鹞子坡修路大家意见比较大,我试看能不能交钱算了。”

村干部这个时候最大的作用是收公粮,乡里评定一个村子干部好坏第一个也是拿公粮上交做依据,而催粮也大多都是小队长的职责。

“二队也是差不多……”

张承林与张承东讨论着村里的事儿,这个时候村干部大多从心里还是以集体利益为先的,遇到事情都会用心去处理,张国栋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他对于这些村里的琐事儿也都是再清楚不过,其实一切问题的本质都是农民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匮乏,没有能力去响应那些原本利国利民的政策。

“今年换届满仓要下来了,你心里有没有合适的大队长人选?”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今年换届的事儿上了。

“我看三哥你就比较合适,只要你愿意竞选相信村里大半人都会选你的。”张承东以为堂兄是想今年竞选村长,通知一声的。

“我不会竞选的,要选也是国栋。”

“国栋?”张承东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

“对……”

“国栋有文化、年轻,正是相应乡里村领导号召,他在村里人缘也好只要我们一起推他可能性很大,不过最好还是要给大伯与大哥商量一下。”

张家岭村都是沾亲带故的,随便拉出两个都是亲戚,所以村里的事儿平时都很好商量,张国栋上一辈子也就是这样成为村大队长的。

四叔离去,二弟这才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新买了自行车怎么能不显摆,他这次收麦一圈回来心里可是有很多牛想给平时的伙伴吹的,这一吹没想到吹到晚上9点多了。

张国栋很是想念有电的日子,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也没有风扇空调,躺在床上热的不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下。

张国栋闭着眼睛想着后世村子里的一切,很多东西如果能早做里面那效果肯定会大大不同,分包到户政策已经行了四年时间,老百姓的日子正在一点点的变好,农民收成多了吃饭也就不愁了,接下来为了寻求好的生活老百姓地里从单一的粮食将开始多元种植化。

要想让乡亲们走出贫困张国栋办法多的是,后世那些在张家岭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无论拿出一样,每家一年收入上千元都是轻而易举的,但要想形成特色产业,能够带领更多的人发家致富,就必须有人带动,自己现在缺少的就是资金了。

收些农民家传的小玩意是个不错的主意,运气好嘴会说一个星期时间资产翻倍也不是没可能,但是这收银元也是个危险的活儿,弄不好丢了性命都是有可能,有什么办法能弄一笔钱呢?

“青云寺…旅游开发……对了,西沟土豆山不是挖出了一把古墓吗?里面还挖出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