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家(2 / 4)

必了,我们还急着回村,就此别过了。”

张国栋态度坚决不容拒绝,田宝根只能作罢,称出34斤包谷倒了回去。

粮食换完了,父子三人把426斤玉米分成大小六个袋子,六袋包谷装好用麻绳捆绑结实后,三人挂上扁担试了几下没有问题这才起身出了门。

离开田宝根家三人不由的都加快了速度,出了东旦村走上大路,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哥,你刚才太帅了!那田扒皮竟然当着村里那么多人的面都不敢说硬话,咱们村人在他家换粮可没少吃亏。他最后还要留我们吃饭呢!”张国涛看着哥哥一脸的崇拜,家里一年四季都是粗细粮混着吃,只有过年才能吃口白面见点油水,想起离开田宝根家时从厨房飘出的香味儿,他不由咽了咽口水,从早晨出门到现在他已经8个多小时没吃饭了。

“今天真是有惊无险,国栋,以后办事不能这么鲁莽了。回家后今天的事情都不许告诉你妈,省的她担心。现在已经离开东旦村很远了,我们歇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吧,路还远着!”张承林从包谷袋上拿出一个小布袋子,里面装着3块玉米面巴巴,这玉米面做成的饼在农村叫做巴巴,看起来金黄透亮份量不小,但是吃完嘴里一阵酸苦,农村家里但凡条件稍微好点的,都不会用纯玉米做巴巴吃。

二弟大口大口的吃着,看起来香甜无比,老爹也是一口玉米巴巴一口清水的慢慢吃着,张国栋把玉米巴巴放入口中却是怎么也咽不下去。

“咋了,卡住了?喝口水吧!”

玉米巴巴很难下咽,父亲递过一个深绿色军用水壶。张国栋喝了大半壶水,才吃下小半个饼,他上高中住校的时候也不太吃这些粗粮,所以父亲看见后也没有说什么。

张国栋吃了一半,最后半个饼怎么也吃不下去,所幸交给弟弟。

“谢谢哥!”

吃了饼子的张国涛顿时变得又活跃起来。父子三人继续上路,父亲肩负200多斤粮食,张国栋140斤,二弟80斤,半个小时十多里的路程三人都是默不作声。

二弟究竟是年纪太小,力气活干的太少,一股冲劲过后终于还是走不动了。

“国涛,我们这样速度太慢了,你把粮食分我一些,我力气比你大,这样你速度提起来我们也能赶路快一些。”张国栋见二弟已经累的不行,说道。

“你担的已经比我多了…,”张国涛很为难,他确实已经非常累了,但也不愿意让哥哥承担。

张国栋不由弟弟反驳,解开对方的袋子就把一袋包谷平均倒入自己扁担两边,这样二弟就只剩下40多斤包谷,而他担子重量却达到180斤。

出了焦村乡路上行人开始减少,没走多长时间大路开始变窄,父子三人走走停停顺着来时的路进发。张国栋肩膀已经不怎么疼了,可是脚后跟却是被路上石子隔应的不行,现在农村人都是穿着拉制的鞋底,鞋底磨薄了挑扁担更是脚疼。

“你小心点!累了就歇歇!”张承林看着大儿子有些担心的说到,儿子力气大他是有一些不解。虽说对方身高将近一米八五,肌肉长的也算结实,以前一直念书没怎么干重活,这180斤重物挑起来不费一点劲,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前方就要进入山路了,这山路挑粮可是个技术活,技术不好在这里非常危险。

“行,爹你先走,我们离远些,二弟你也小心。”

走上了来时的山路,张国栋跟着父亲的步伐。父亲走路非常的小心,每一个石头与窄路都是经过再次试探这才通过,张国栋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一路坚持小心的度过每段危险的山路,张国涛也是用心的跟随在哥哥身后,脸上豆大的汗珠落下都没时间擦。

不知不觉来到黄芪岭,过了这座山就到永康县地段了,黄芪岭是永康县与坤县分界线,岭南坤县属于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