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见闻(1 / 4)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颇为不妥,您看要不要派人去那边看看,了解一些情况?”

皇宫之中,杜如晦端坐于李二身前不远处,李二的手中则拿着李昊的信一页页的翻着,信中同容与之前汇报的内容大同小异,除了与河套地区的突厥部族合作那一部观点比较新颖之外,再就是要人。

片刻之后,李二看完了手中的书信“克明啊,朕打算过些日子把李德謇招回长安述职,你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杜如晦大喜,之所以没有亲口提意让李二招回李昊,主要是因为当初那句‘无旨不处返京’,如果皇帝亲口说要把人叫来回,老杜如何不喜。

当然,杜如晦想要让李昊回来倒不是有多稀罕他,而是并州合作社之法着实有些吸引人,仅凭一封信又很难全面了解,故而老杜同志此刻是心痒难奈,若是有可能的话,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并州。

“既然如此,那就让吏部行文吧,李德謇三月后上元节返京。”李二将信放下,手指轻扣桌面“另外,这次给他派些人手过去,克明,此事你来负责。”

“臣遵旨。”

宫中准备调人去并州的消息很快便在长安扩散开来,不在乎的人对此充耳不闻,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在乎此事的人,急切间连忙商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正所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聪明人,比如长孙无忌,比如房玄龄,再比如几大世家,在他们眼中,李昊在并州折腾的那个什么合作社,表面上看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实际上却是在推行着一种变法。

是的,这就是变法。

如果他在并州成功了,那么合作社的方式很有可能会推向全国,只要不引起强烈的反弹,那么千百年后,他将是变革的第一人。

中书省房玄龄的官署中,长孙无忌、魏征联袂而来,三人泡上一壶茶,先是聊了些近况,很快便把话题扯到了李昊的身上。

“房公,陛下这次打算派遣十名官员去往并州支持合作社一事,不知具体人员可安排好了?”魏征押了口茶,有一搭无一搭的问道。

“具体人选基本上已经确定,怎么,玄成对此事也有兴趣?”房玄龄若有所思的扫了魏征一眼,大致上猜到了他要干什么。

“很难说有没有兴趣,老夫以为,既然是与官府合办的产业,最好应该在合作社中设立一套监察机构,一来可以防止监守自盗,二来也可以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所顾忌,不会在暗处对合作社下手。”

魏征,谏议大夫,也就是御史台的头头。

御史台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检查院,主要负责纠察、弹劾官员,是朝庭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有调查、闻风奏事之权。

传言魏征在担任谏议大夫其间,奏事两百余条,无不言之有物。

房玄龄听完魏征之言后,并未急着发表意见,而是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有些猜不透两人同来的目的。

沉默片刻之后,房玄龄语焉不详道“玄成之言颇有些道理,并州合作社虽然属于眼下看来属于商业行为,但因为动用资金巨大,着实需要一套监督管理的班子。”

长孙无忌还是没有反应,像是没听到房玄龄的话一般,这不禁让他更加疑惑,索性直接问道“长孙仆射,你觉得呢?”

“老夫也觉得很有必要,不如此行由御史台出两人,具体人员安排由玄成负责,职务安排回头我等再与克明商议,如何?”

“可以,不如现在就去克明那里?”房玄龄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愈发疑惑。

这长孙无忌到底在搞什么鬼,什么时候跟魏征好的穿一条裤子了?

三人怀心事,离开中书前往尚书省。

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者距离很近,出了中书省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