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救灾(1 / 3)

富矿 总是觉得累 48 字 2023-03-15

打电话过来的是杨东升明天约见的人。

他们是xx单位,代号624。

好在东升重工、东升半导体也为军队生产了不少产品。

再加上这些年,国内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各种部门也逐渐放开。

杨东升才能跟他们联络上,寻求合作。

“杨总,实在抱歉,单位出了点问题,我们恐怕不能赴约了!”电话对面道。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由于是在电话上,杨东升也没有多问。

足足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于同学那边终于传真过来一份公文。

除了震中、震级,还有最新统计的信息。

“除了之前的一亿捐款,我们集团商讨决定,再追加价值十亿元的救灾物资。”杨东升道。

实际上,就是杨东升自己跟自己在心里算了一遍。

“太好了!”于同学话语一转,“不过现在领导恐怕没时间见你!还有两个县没联系上,山体滑坡把路给埋了,电话线也断了,领导正想办法跟空军联系,希望他们能派出飞机过去看看!”

杨东升一听,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段新闻。

空军的直升机来回飞了八次,最终都没降下去。

最终只能派十五个空降兵冒死空降灾区,为直升机开辟着陆场。

“刚刚发生地震,这时候余震频繁,灾区那边现在肯定正在下暴雨,直升机就算能找到地方,恐怕也降不下去。固定翼飞机过去,太高了,什么也看不到;太低了,那边又是山区,一不小心就撞山上了。”杨东升道。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差点同时引进了“支奴干”直升机。

可惜国家太穷,如果当初能引进几架“支奴干”,此时来个单点悬停……

“那怎么办?”

“用无人机!”杨东升早就为这一天准备多时了,“无人机飞行速度慢,重量轻,灵活性高,有些无人机还能在泥路上降落!而且即便出了事故,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空军有这样的无人机吗?”于同学一愣。

“空军有没有,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有!就在长安,我们跟科学院、电子科技集团、消防部队合作的一个项目,本来是打算农业用的,不过我感觉评估农作物长势的那种无人机,用来看看地形,为直升机寻找一块合适的降落场,还是可以的!”杨东升道。

“你们的无人机能飞过来吗?”于同学语气里满是兴奋。

“这些飞机的航程有几千公里,让它们飞过来没问题!不过从长安飞来川省,得有空军、空管部门的批准,我们自己去申请需要不少时间,最好我们双方以救灾的名义联合申请!”

于同学连忙道,“你稍等,我马上跟领导汇报……这个,你能来一趟吗?”

川省政府和东升重工一起出面,国家紧急批准了东升重工的无人机进行跨省救灾。

还派出运输机,把多个无人机操作台从长安运到蓉城。

几个小时后,多架无人机从陕省转场到川省。

这些无人机,不但有拍摄遥感图像的,还有中继通讯的、运输的、天气预报的……

当第一架无人机穿过厚厚的云层,传回其中一座失联县城的景象后,现场一片沸腾。

无人机在来回飞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成功在距离县城不远的地方,为直升机找到了一处着陆场。

并且在最终返航前,又找到了两处备用着陆场。

根据前方气象侦察无人机传回的图像,天气稍微有好转的迹象,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就载着人员、物资出发,并且在两处着陆场都成功降落,为灾区送去了人员和物资。

驻川的各支部队陆续投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