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番邦使节(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2684 字 2021-03-10

然后李二陛下又说起如今大唐之繁盛,仓库之中米粟满仓,府库之中串铜钱的绳子都快烂掉了,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无往不胜,又是一番感慨激昂,满面红光。

千年未有之盛世,在他的手中缔造,亿兆百姓因此受益,青史之上自然难免褒奖,身为一个皇帝,有此成就又岂能不得意一番?

大臣们自然又是好一番歌功颂德,虽然难免有所谄媚,却也算不上离谱,政治正确嘛,古往今来,概莫除外。

这等日子里若是非得要仗义执言、直言进谏,给李二陛下填填堵,那可当真是找不自在。

魏徵已经死了,出他之外,放眼朝堂再无这等头铁之人……

李二陛下最是喜欢正旦大朝会上这个番邦蛮国竞相歌功颂德的环节,看着眼前跪伏于地的外国使节口中呼着“天可汗”,满脸敬畏谀词如潮,使得他打心眼儿里感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成就感。

至于自己的这些个大臣,一个个的都自诩世家望族、诗礼传家,即便心里千肯万肯,嘴上却很少说出这等肉麻的话语,也就房俊那厮时不时的不要脸皮吹捧自己一番,偏偏自己听上去还总觉得这厮是在讽刺自己……

外国使节不远万里来到长安,带来了各自的祝福,更有各式各样的贺礼,李二陛下将祝福与贺礼悉数收下,自然也要予以回礼。

以往李二陛下觉得大唐富庶繁华,乃是天下宗主,面对人家万里而来岂能小气呢?所以赏赐颇丰,这可是自汉朝以来一以贯之的规矩,用丰厚的赏赐来彰显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和繁华富庶。

结果前两年因此受到房俊的鄙夷,说什么“自诩宗主之国,以民脂民膏彰显个人之功德”,还说什么“其国国小民寡,上下不通,多有冒名顶替者,其国甚至不知出使者何人,无非借此名义前来进贡,以图丰厚之回报,长此以往,则天下景从,竞相效仿,视我大唐为其钱囊”……

可把李二陛下气得不轻。

然而生气之后仔细思量,却也不得不承认房俊之言的确有理。大唐倒是不差那么些赏赐的钱财货殖,问题是自己固然能够从中得到番邦认可的成就感,可若是这些蛮夷之辈当真冒名顶替,事实上其国根本不曾派遣他们来长安朝贺,那么回去之后势必嘲笑唐人愚蠢,这是李二陛下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乎,勒令鸿胪寺将以往的赏赐标准狠狠往下降了不止一筹,仅仅比番邦进贡的价值多了一倍左右。

这个年代的交通非常不便,尤其是西域、北疆的小国非常闭塞,万里迢迢来一次长安极其艰难。人家带着各地的土特产兴致勃勃的来到长安,原本指望着能够大发一笔横财,可是到头来只得到一倍的赏赐,算一算采购“贡品”的成本,再加上沿途的靡费,搞不好还得赔钱……

结果便是逢年过节前来长安朝贺的番邦小国之数量一下子腰斩,连往常的一半都不到……

尴尬肯定是非常尴尬的,曾几何时,李二陛下以为天下邦国数百,尽皆逢迎大唐为宗主,共呼大唐皇帝为“天可汗”,自己之功绩远胜秦皇汉武。如今陡然之间发现原来其中尚有不少滥竽充数者。

不过也正因如此,如今常年来长安进贡者,皆是实打实的大唐藩属之国,使得大唐的对外政策能够有的放矢,不至被带偏了去。

李二陛下端坐御座之上,姿态优雅、笑容和煦,却又保持着天朝上国“天可汗”的威严,接受着番邦使节的朝贡。

正自享受着这等尊贵无上之荣耀,忽然被一阵哭声给惊醒……

之间一众番邦使节当中,又一人头戴白斤、身穿白袍的使节跪在人群当中,放声大哭。

满殿群臣都给吓了一跳。

今日乃是新春之始,正逢佳节,你个番邦使节跑到太极殿上来哭丧,不想活了?

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