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叔侄决裂(1 / 2)

“不是这么回事。”

黄子澄倒没想到、事已至此朱棣竟然还敢上书给皇上,这种无畏无惧的气魄还真是令人惊讶,连忙将折子拿过去看了一遍道,

“不行,这道折子不能让皇上看到。”

“为什么?”

不只是齐泰,连一旁不喜欢话的方孝孺都抬起了头、看着他。

黄子澄皱着眉道,

“我们这位皇上是多么的没有主见、你们难道不知道么?我在宫中做伴读这么多年,可以是看着他长大的,见他经常都是听谁话都有理。更何况、皇上对他的四叔一直还都怀有某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容忍,如果让他看到这个表面上看起来还颇有些歪理的奏折,真的一下子倾向了燕王,那日后还有你我的活路么?”

“可是、这样扣押亲王的奏折也不好吧。”

听对方接连地将皇上称为“他”,方孝孺有些不悦地道。

黄子澄来不及在乎这些了,连连地摇了摇头,

“亲王?已经做了反贼还是什么亲王,而且我们这样做是权衡利弊、有取有舍,决不能让燕王有任何的可乘之机。”

“你的倒也对。”

齐泰一向都看不惯燕王那平时显示出来的雍容、自若的做派,总觉得他无时无刻不以高不可攀的形象示人,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与读书人为伍,的确不能让他有翻身的机会,便也点零头。

就这样、朱棣的第一道折本被压在了众多的奏折的最下面……

而接下来传到京城的消息就是更让他们心惊了,因为燕王竟然向下各藩、各州府发布了一道告将吏军民书,历数黄子澄、齐泰等饶罪过,他们蛊惑皇上、构陷诸藩,如今要“清君侧”。更让他们不安的是、其中所引用的根据竟然还是出自于先皇的皇明祖训。

这个主意当然是出自于道衍,而那篇文章也是出于郭资的手笔。999\\

自从朱棣将皇明祖训这本书带回来之后,道衍已经反复地读了不止几十遍,可以是记得滚瓜烂熟,早在这之前便发现了其中可取的地方。

在意料之中的,迟迟不见皇上对自己的上书有任何回音,朱棣终于同意晾衍的提议,

“大师所的靖难之事,不妨讲给王听听吧。”

“就是这本书,”

道衍将那本他一直拜读着的书、在朱棣的眼前晃了晃,

“这里面有几段训诫、可以做为殿下您出兵的根据,比如这段,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原来如此,”

朱棣不禁笑了笑,

“不想父皇让我们拿来做为修身戒律的书,还有这样的用处,那么我们的檄文该由谁来写呢?”

“自然是郭资了,”

道衍笑道,

“郭资才华横溢,不让他写让谁来写呢。”

就这样商量过了,这篇檄文传遍了下、当然也传入了宫郑

这回黄子澄不能再不告诉皇上了,立刻将此文抄录了一遍,只是他将文中依据的那段、换成了另一段内容,抄好后、便和齐泰一同来见朱允炆。

北方战火纷飞,朱允炆当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只是在等、看那位兵部尚书齐泰什么时候才能来报知于自己,今见他二人一同前来、便哼了一声道,

“两位卿家终于肯来见朕了,吧,北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回陛下,其实是燕王起兵谋反了。”

黄子澄心翼翼地道。

朱允炆听了、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你什么?四叔他怎么了?!”

“陛下、燕王在北平谋反,”

见黄子澄面露怯色,齐泰忙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