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战火连天不可休(1 / 2)

自大业年间起,因隋帝杨广为了大隋万世太平,并为了压榨、打压各地士族豪门势力,营建东都,修缮长城,兴修运河,建各地行宫,大兴土木,北击突厥,西开阔吐谷浑,破楼兰,复丝绸之路,调动大量兵民夫,等一系列事……

至大业五六年,却是因太过耗费民力人力,至使长白山聚寇数万,北方的雁门,东都洛阳,先后发生暴动,各地渐有盗贼流民四起。

直到大业七年,隋帝杨广召各地府兵,共计百万,再令百万民夫运送粮草器械,至涿郡会聚,要于冰天雪地中,万里之遥北伐远征高丽。

此诏书一发,海内沸腾,群情激奋,山东邹平人,长白派‘鞭王’王薄于长白山首先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毋向辽东浪死歌》反对辽东之役,以发动民众举旗叛乱。

随后,上谷王拔须、涿郡卢明月、平原刘霸道、鄺县张金称、漳南孙安祖与窦建德、渤海高士达、韦城翟让、章丘杜伏威等相继起兵反隋。

年末,从十月开始,崤山以东三十二郡再次爆发秋冬连旱,疫病流行,十月初三,黄河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使河水逆流数十里,流民失所,从贼者众,河北山东叛乱更甚。

与此同时,一颗长长的彗星划过大隋夜空,引发天下人非议。

大业八年,隋帝杨广悍然发兵攻打辽东,却因各部军队配合等原因,以及为了打压关陇集团的强盛势力,派其子弟送死先登血战,反引起了关陇势力反弹,互使绊子之下,远征失败,近百万人被俘被杀,血染红了江水畔,辽东半岛伏尸无数。

这一年各地起义军更盛,各地再起二十一支反隋军,天下汹汹,积怨无数,民心尽失。

大业九年,隋帝杨广一意孤行,发动第二次高丽远征战争,再一次调集各地兵马民夫,由隋帝亲上战场,亲征高丽。

越国公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隋帝在辽东之机,联合部分关陇贵族子弟起兵黎阳,进逼东都,最终却被极速调遣兵马,并迅速回师的隋军扑灭,身死弘农郡,隋朝的根基,关陇集团于此也正式分裂,第二次远征高丽就此失败。

大业十年,隋帝杨广已经深陷执念,接近疯魔,发动第三次远伐高丽之战,天下近百万民夫被征调到涿郡,各种粮食物资堆积如山,五十余万大军从各地军府被调去辽东,可惜此时大隋虽大,却已是义军处处,道路全被隔绝阻断,聚集艰难极缓。

最终于秋时,在高丽国都平壤城外决战获胜,但此时大隋内忧外患,已无力将高句丽灭国,隋帝杨广最终采纳了裴矩的方案,接受了高丽的乞降,获取了三伐高丽之胜。

而此时,各地反隋军已经越演越烈,造反风潮再次风起云涌,而且气势更加浩大。

江淮,被江都留守王世充这些年,镇压杀戮到安宁干净的江淮再起波澜,淮北杜伏威、辅公祐收降苗海潮、赵破阵,三部汇兵一处,自称将军,转战江淮,拥兵二十万,屡败隋军府兵,攻入历阳郡,进逼江都。

齐郡孟让,亦领兵十余万南下江淮,虎视扬州。

又有李子通,于淮北东海郡眺望呼应,一时之间江表动荡,局势危急。

淮南各路反贼亦闻风而动,彭孝才,陈填、梁慧尚、李三儿、吕明星、向但子、李弘芝、胡刘苗、王德仁,纷纷汇聚江都城,或加入义军,或驻留原地攻城拔寨,淮南淮北乃至江南,东南形势顿时一片糜烂。

………………

秋月盘踞天穹,圆的如盘似轮,又似一轮明镜,轻巧悬在高天,放出无量明光……

姑苏城外,山林之中,月夜之下,树叶窸窸窣窣中,正有一行人疾驰而过,仔细一看,原来是三人,却是两男一女。

“听闻江都留守王世充,领鱼俱罗,吐万绪,宋颢,尉迟胜率八万兵马迎战。”

一个青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