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一章 白塔(1 / 4)

浑河的总体流向,是从东北,流向西南,但是在盛京城的东南方向上,河道有一个较大的迂回,使得这段浑河呈现出从东往西流的流向。

沈阳之所以叫沈阳,就是其在沈水之阳。

沈水是浑河的古称,沈水之阳,也就是在浑河的北岸。

杨振率军从辽阳城方向进兵,不论其向北,还是向西,都必须渡过浑河才能逼近盛京城下。

而且浑河自从出了辽东山地,出了抚顺,由于地势平坦,河道就变得非常开阔,河面很宽。

到了四五月份,辽东山地冰雪融化,浑河汇聚众多支流之后,水量也相当可观。

但是,如果多尔衮因此就认为,浑河是盛京城东南的一道“天险”,从而在盛京城的东南方向上不对杨振所部兵马设防,那可就有点欺人太甚了。

杨振心中十分确信,以多尔衮在历史上的多谋善断或者狡诈阴险,他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那么,盛京城东南方向上的兵力空虚,或者说全线收缩,就必定是一种假象,至少不会像杨振他们一路所见到的那样空虚。

想到了这些之后,尽管已经到了戌时,夜幕已经降临,杨振还是在弥陀寺内再一次召集了祖克勇、杨珅、张国淦、张天宝、刘仲锦、全节等人前来议事。

杨振将敖日金所部报告的情况讲了讲,特别是把来自宣府军方面的消息告知了众人。

虽然在被召集到弥陀寺议事的诸将之中,有不少人并不认为自军屯兵在白塔铺、浑河堡一带的数万主力人马会有多大危险。

但是,早已习惯了服从杨振命令的他们,还是按照杨振的最后决心,对已经形成的部署连夜做了调整。

当然了,在夜幕降临之后全面调整部署,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尤其是跟着祖克勇所部人马驻扎在浑河堡一带的察哈尔营、叶赫营和科尔沁营。

所以,最后受到调整的队伍,主要是征东将军行营直属人马中的苏完营,以及征东军右翼军的主力三大团营中的炮兵团营及其新附重炮营。

其一,北上后跟随征东将军行营行动的苏完营,被杨振暂时调离了白塔铺。

杨振命罗硕统领苏完营,跟着祖克勇前往浑河堡,跟察哈尔营、叶赫营、科尔沁营一起宿营。

名义上是将右路军所有骑兵营头,统一交给祖克勇指挥,万一环绕白塔铺驻扎的征东军右翼军连营遭受清虏突袭,也方便所有骑兵队伍及时来援。

但实际上,是杨振依然有点担心这些人的忠诚,担心他们在白塔铺遭遇夜袭时趁乱叛离,甚至是临阵倒戈,居中策应。

毕竟,这些人与那几个投降过来的孔有德部将还有所不同,到了盛京城下,到了他们熟悉的地界,就怕他们近乡情更怯胡思乱想。

反倒是全节、线国安、孙大堂他们这些人,本身既不是满蒙出身,又不是骑兵营头,到了这里就算想跑也跑不了。

其二,由杨珅、刘仲锦率右翼军炮兵团营以及全节指挥的新附重炮营,从白塔铺西南方,调整到东北方,并面向东北列阵,确保军中数百门火炮尤其是其中的一百三十多门重炮,随时可以打响。

与此相应的是,张国淦、张天宝的火枪团营、掷弹兵团营,也按照杨振的命令,将其布防的重点,连夜向白塔铺东侧、东北侧倾斜。

其三,杨振叫祖克勇连夜安排人马沿河巡哨,一路从浑河堡出发沿河往东,一路从浑河堡出发沿河往西。

往西巡哨的一路,还担负着找到严省三船队,并向他们传达杨振命令的任务。

杨振希望严省三他们分出一支中小型的船队,尽可能在明日上午就抵达浑河堡附近的河段警戒,或者配合作战。

虽然杨振并不担心盛京城内的清虏兵马出城过河攻击自己,但是自军打下辽阳城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