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势力大增(2 / 2)

羽麾下的人。

而项羽让韩信当“执戟郎中“,其实也是另有深意!

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职位的角色似乎不能参与决策,然而在秦末时期却不同,这个职位是可以直接跟领导接触,跟现在的秘书差不多。

或许项羽也看出来韩信是个有才能的人,但同时却又看出他有些傲气。

便打算让其先从底层做起,让他当这个执戟郎中,自己做决策时他也能知晓一二。

如果这时韩信趁机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完全可以接此机会将他一步步升上去,不然让韩信直接空降做将军,麾下其他人也会不服气。

当然,项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韩信,自然是没有毛病的。

在项羽看来,韩信就像是如今刚出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还没做出任何成绩,但却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不打压一下,他日必会膨胀,难堪大用!

而这一点,在刘邦那其实已经得到了验证。

刘邦当时被困在汉中,没有办法只能冒险重用韩信,直接将其升为统领全军的大将军!

效果自然显著,但韩信虽然“业绩“能力很强,不过却不太听刘邦的话。

韩信征战过程中,刘邦数次削弱他的兵权,后来刘邦被大军围困,让韩信发兵来救,韩信却要刘邦封他做齐王才肯来。

这哪是一个忠臣应该有的样子,而韩信后面的这一系列行为,就是空降成大将军的后遗症。

而萧何自然也看出了这些,所以当初刘邦故意不重用韩信时,他才没有出面。

只是与项羽的做法不同,项羽对韩信虽然有培养之意,但也不是非要他不可。

而刘邦这边可没有大将之才,萧何对于韩信自然是极为看重,所以见韩信因为自身不受重视而打算离开之时,萧何才会去将其追回,并且为了留住韩信,不得已之下,刘邦便让其直升到大将军职位!

其实说到底,萧何月下追韩信只是一种无奈之举,这代表着刘邦对韩信的培养策略彻底失败!

若不是后来项羽把韩信打得太狠,韩信最终能否成长到“兵仙”级别,那还得打个问号!

不过韩信如果真的一直待在项羽阵营,估计也很难拥有多高的地位,因为项羽本身也是统帅极高的武将,只不过两者用兵风格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