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三章 讨价还价?(1 / 2)

他忍着笑站起来,微微躬身,一本正经道“国主但说无妨,草民一定尽力为国主排忧解难。”

国主要开始正式说了。

孟聪明却突然盯住那扇古式的木门。

那后面有人……

虽然,他是皇上的侍卫。

孟聪明的直觉突然就做怪了。

门后有人,有人在听……

他迅速果断地做了个手势,然后将桌上的一张笺纸拿起来,又放下。

又从花梨笔筒中拿出一只毛笔,放在笺纸上。

国主勃然变色。

他一招手,翻译急忙也走到炕桌前。

妈呀,他现在要开始笔译了。

下面仍用国主的口气说一下来龙去脉。

国主在纸上写下的东西大概是这样的

“多年前,北燕大军南下进攻国朝,节节胜利。中原各大州郡相继失守,连蓟州柯家军也败退几百里,正要继续向向推进。但未曾料想,北燕突然出现内乱。前征的统师,当时国主的侄子瞒住内乱真象,提出与国朝议和,趁机索要了大量金银财帛牛羊马匹。这次谈判,北燕在财力上占了大便宜。但是,北燕当时的前军统师觉得哪里还欠缺了一点,与他的军师、幕僚密谋之后,决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北燕接受了国朝大批的财物,也要对国朝有所善意,两国可以签下一纸盟约,他日若国朝有难,持此盟约可以向北燕借兵,以维国朝统治。北燕的心思是,若国朝哪天一旦有内乱,持盟约的人为了掌握政权,很可能向北燕借兵。而北燕一旦介入国朝的内部纷争,就可以操纵结果,并且让北燕的势力都顺势进入国朝内部。这不仅是因为北燕内乱必先自顾,而且是虽然几十年来北燕对国朝的军事打击,令国朝节节败退,但国朝始终不缺死战之士,柯家军几度失守蓟州,又几度死战夺回。因此北燕一直未能真正的占据中原,一统天下,而国力消耗也令百姓负担日益加重,便想出这样一个一箭双雕的法子。盟约是小如蚁头的金字镌刻在黑色如铁质般的石头上,并加盖了国朝和北燕双方君主的玺印,并且有个专门的名字-刻铁石。

国朝当时的皇帝和大臣们,并非完看不出这个圈套。但他们急于搞定和议,好继续过夜夜笙歌的享乐日子,二是当权的某些投降派大臣,也被北燕打怕了,不敢拒绝北燕的丁点要求,于是就签下了这个对我国十分有利但又十分荒唐的协议。”

“但是,”国主继续笔书道,“十四年前,孤从内线突然得报,刻铁石在皇上弟弟成王大婚那日,在宫中被盗。当时孤虽然震惊,也一直在派人暗自查找,但始终没有找到。因为并没有遇到十分紧急的事情。而眼下,最可怕的事情已经来了。”

孟聪明不由睁大了眼睛,定神听着。

国主也看着孟聪明,心想,这个神人,不就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还长着一张娃娃脸。可他上过暮雪峰!

算了,不能怀疑神示,不能怀疑神人。

他继续郑重地道“近十年来,北燕内斗越发厉害,基本上已经无力再发兵大举南下进攻国朝了,这次的地震和瘟疫,更将孤推上了绝境。本来孤已不能完左右北燕朝局,但朝内各派虽然轧斗厉害,却各怀心思,靠着他们一盘散沙,孤长年一力平衡各种势力,才勉强维持下来。但这次地震大灾让北燕本来虚弱的国力,更加釜底抽薪,而军火库和兵器库被炸,孤总觉得是借势人为。北燕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而各派势力却正好看孤的笑话,他们暗自培植军队,私蓄武器,孤实际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而且最近,据悉蓟州柯家军似乎有些动向,但不知目标是谁。但至少国朝应该是有事要发生,孤眼下最怕的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拿出盟约,孤现在根本没有力量,却必须派出兵支持。而更可怕的是,如果拿出盟约的人是和北